许允若:从警 30 载,为群众出行安全燃尽生命之光

江苏省苏州市公安局吴中分局交警大队城区中队一级警长许允若的先进事迹。他在 30 多年的交警生涯中,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始终忠诚履职,守护群众出行安全。在工作中,他熟悉辖区道路,帮助临产孕妇、迷路老人等群众,还为解决交通拥堵提出系统性方案。他牺牲后,其工作精神和方法被传承和发扬。

在苏州的交警队伍里,有这样一位令人尊敬的同志,他的名字叫许允若。他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一首忠诚履职、为民服务的壮丽诗篇。

“平时值班加班多,也有很多突发情况,只要叫到阿许,他就是一句‘好的呀’,从来没有‘回头话’。”江苏省苏州市公安局吴中分局交警大队城区中队中队长钱昀满怀感慨地说道。城区中队辅警徐平华回忆起和许允若共事的时光,深情地说:“我跟着阿许工作了 18 年,他每天早上 7 点半就准时在路面上执勤,那些重复的事情,他每天都认真去做。”“我们一起工作了 10 年,阿许跪在地上托举受伤司机的样子,我一辈子也忘不了。”“阿许”曾经的工作搭档、现交警大队城南中队民警王华斌红着眼眶,声音略带哽咽地讲述着。

他们口中的“阿许”,就是许允若。生前,许允若是吴中分局交警大队城区中队一级警长。在长达 30 多年的交警生涯里,无论酷暑炎炎,还是严寒刺骨,亦或是风吹雨打,他都始终坚守在岗位上,忠诚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默默地守护着群众的出行安全。1 万多天的早晚高峰,他平均每天要在路面上执勤 10 个小时,每年都要磨坏好几双鞋。今年 1 月 14 日,在医院全力救治 70 多天后,55 岁的许允若还是不幸离开了我们。

时间回溯到 2024 年 11 月 5 日,那是一个让所有人痛心的日子。一辆货车撞倒了正在路面执勤的许允若,他身受重伤,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直到倒下的前一秒,他还在一丝不苟地维护着道路交通秩序,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许允若就像是辖区道路畅安的“活地图”。他总是利用休息时间深入辖区,熟悉每一条道路的情况。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无论是违法查处还是道路紧急救援,只有做到地熟、路熟、情况熟,才能做到快速响应、精准打击。”在一次紧急救援中,一位临产孕妇情况危急。许允若凭借着对辖区道路的了如指掌,迅速带领铁骑队员为孕妇开辟出一条生命通道。仅仅用了 8 分钟,孕妇就安全抵达了医院,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从部队转业到城区中队的王玉珏是许允若带过的徒弟之一。他见证了师父一个特殊工作习惯的养成。有一年夏天,他们在巡逻时看到一家医院门口的花坛边坐着一位目光茫然的老人。许允若和王玉珏上前询问,老人从口袋里翻出一张纸条。原来,老人是来给住院的女儿送饭的,88 岁的她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在送老人回家的路上,许允若特意跑去超市换了两张 100 元现金。他把现金递给老人,告诉她一张用来买菜,一张用来打车,还细心地给了她一张用硬纸板做的联系卡,上面写有他的名字和联系电话。王玉珏回忆说:“自打那天起,师父就养成了随身带现金的习惯。”

许允若心里始终装着群众,所以才会时时刻刻为群众着想。在辖区双向四车道的交会处,有一座百年石桥——新家桥。随着辖区车辆不断增多,每逢早晚高峰,这里的导航路线就“红得发紫”,道路拥堵不堪,群众心里也堵得慌。许允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把自己“钉”在桥头,采用用眼盯手记的“老办法”,连续一个月记录车流量、访谈司机、绘制通行规律图。他用汗水和脚步丈量出精确数据,最终提出了“周边信号灯联动调节”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吴中交警大队大队长张迎庆说:“我们将他生前聚力攻坚交通堵点的做法和经验提炼成‘许允若工作法’,将他在新家桥的成功实践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交通治理典范。”

英雄精神,薪火相传。如今,新家桥的岗位由城区中队 00 后民警梁天带队驻守。他在运用“许允若工作法”的基础上,结合“动态流量热力图”和警用无人机的智能应用,全量汇聚、分析道路交通数据,进一步优化配时方案,使高峰时段的通行效率再次得到提升。梁天把许允若留下的笔记本视若珍宝,不时拿出来翻看,纸张上密密麻麻的批注旁,又增添了新的记录。梁天坚定地说:“站在新家桥头,我总会不自觉地挺直腰杆。阿许倒下的地方,就是我们接续坚守的起点。”

苏州交警许允若 30 多年如一日坚守岗位,忠诚履职,守护群众出行安全的事迹。他熟悉辖区道路,热心帮助群众,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出有效方案。他牺牲后,其工作精神和方法被传承和发扬,激励着后来的交警继续为群众服务,体现了英雄精神的传承和延续。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0194.html

(0)
ZacharyZachary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