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的特征、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表现,重点阐述了上海市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开设的“孤独症康复门诊”,包括其提供的综合性服务、康复团队、就诊人群、诊疗范围、门诊时间地点、预约挂号方式以及科室介绍等内容。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如同夜空中独自闪烁的星星,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却又仿佛与周围的世界隔着一层透明的屏障。他们拥有着清澈明亮的眼睛,那里面似乎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小秘密,然而,他们却总是不愿与人对视,仿佛对视就会打破他们内心的宁静;他们能够发出声音,稚嫩的嗓音本应是世间最动听的音符,可他们却很少与人交流,把自己的话语都留在了属于自己的小世界里。他们,就是孤独症儿童,被人们亲切又心疼地称为“星星的孩子”。
孤独症谱系障碍,这是一种神经发育方面的障碍。它主要表现为社交互动出现明显障碍,这些孩子仿佛不懂如何与他人建立正常的社交关系,在人群中总是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语言交流也存在很大困难,可能说话较晚,或者难以用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兴趣极为狭窄,可能只对某一种或几种事物有着强烈的兴趣;行为还呈现出刻板的特点,比如经常重复一些特定的动作。
为了能更好地帮助这些孤独症儿童进行康复,上海市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特别开设了“孤独症康复门诊”,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诊治的综合性服务。这个门诊配备了全面且系统的评估体系,从生命全程的视角出发,为自闭症儿童精心构建社会康复支持体系。建立起了全周期的康复训练模式,具体包括幼儿期的超早期康复(PCBI),在这个阶段就开始对孩子进行早期干预;学龄前采用自闭症儿童学习风格简介模式(LSP),针对孩子不同的学习风格进行引导;学龄期和青春期开展康复(PEERS社交伙伴训练),着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同时,门诊还开展了一系列综合康复训练,涵盖社交训练,让孩子学会与他人交往;言语训练,帮助孩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认知训练,提升孩子的认知水平;感觉统合训练,促进孩子身体各感官的协调发展;音乐治疗,通过音乐来舒缓孩子的情绪、开发智力;虚拟现实技术(VR),为孩子创造全新的体验环境;社交融合,让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针灸推拿等,从多个方面对孩子进行康复治疗。力争从早期筛查和诊断、早期系统干预训练、学龄前和学龄期融合教育支持、职业技能培训等多个重要环节,为星星的孩子提供全程服务链的康复支持服务。
该康复门诊的康复团队阵容强大,由康复科医生、儿保科医生、中医科医生、言语治疗师、作业治疗师、心理治疗师、物理治疗师和音乐治疗师共同组成。他们会根据每位星星孩子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在这里,不仅仅关注孩子的康复训练,更十分重视家庭支持系统的建立。会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方法,因为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只有家长也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助力星星的孩子实现功能最大化的康复。
那么,哪些孩子适合来这个门诊就诊呢?就诊人群主要是0 – 18岁存在社会交往障碍和交流障碍,兴趣狭窄、行为方式刻板和感知觉异常的儿童。
门诊的诊疗范围也较为广泛,包括孤独症综合发育评估,全面了解孩子的发育状况;康复干预计划制定,为孩子制定专属的康复计划;家庭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配合孩子的康复;健康管理,关注孩子的整体健康;以及康复咨询等,为家长和孩子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接下来看看门诊的时间和地点:门诊时间是每周四下午13:00 – 16:00,地点在上海市儿童医院科教综合楼二楼康复医学科。
关于预约挂号,有以下几种方式:
1. 微信预约:大家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上海市儿童医院互联网医院”,然后依次点击预约挂号 > 康复科专科门诊 > 孤独症康复门诊,最后点击预约即可。
2. 线下预约:可以在门诊大厅及各楼层分布的自助机上进行预约。
3. 诊间预约:还能在门诊医生工作站进行预约。
最后来了解一下科室介绍。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医学部康复科是一个集医疗、康复、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专业科室。它成立于1994年,同年被上海市卫生局挂牌为上海市儿童康复中心。1995年又被上海市残联确认为上海市小儿脑瘫治疗技术指导中心。这个中心汇聚了国内外知名高校毕业的博士、硕士团队,非常注重早期筛查,长期开展发育评估和功能整体评估工作。积极开展早期床旁康复和多学科团队综合治疗,全力打造超早期、全周期、全方位、个体化、多学科康复的学科特色。开展的门诊包括发育迟缓、自闭症、感统失调、步态骨关节康复、脊柱侧弯、社交言语障碍、罕见病专病、脑瘫随访以及医学遗传专病门诊等。
本文围绕孤独症儿童展开,先介绍了他们的特点和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表现,重点突出了上海市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开设的“孤独症康复门诊”,从服务内容、康复团队、就诊信息到科室情况等都进行了详细说明,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了全面的康复服务指引。
原创文章,作者:meliss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0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