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大棒”下,伊朗坚守,美伊核谈前景几何?

本文聚焦近期美伊核问题博弈,深入剖析了美伊在核谈上的分歧、美国的威胁手段以及伊朗的应对策略,探讨了美伊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和重要意义。

钮松

阅读提示

在近期的国际局势中,美伊核问题的博弈如同一场愈演愈烈的风暴,持续升级。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强硬的威胁姿态,试图迫使伊朗就核问题与美国达成协议。而伊朗方面,则展现出了智慧与韧性,与美国展开了巧妙的战术周旋。双方在核问题的实质、谈判的前提等关键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分歧,彼此之间的互信也十分脆弱。尽管美伊两国在历史上对抗激烈,但值得注意的是,双方仍将谈判作为一个备选项。毕竟,从长远来看,对话而非对抗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道路。

特朗普“大棒”下,伊朗坚守,美伊核谈前景几何?

当前,美国与伊朗围绕核谈议题动作不断。既有传统信件的你来我往,也有隔空喊话的此起彼伏。然而,在这看似热闹的场景背后,实则是美伊矛盾日趋白热化的暗流涌动。

核谈分歧多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开启不久,就做出了一个极具争议的决定——单方面退出国际社会艰难促成的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并重启了对伊朗的制裁。当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后,他愈发加快了否定拜登政府诸多举措的步伐。在对伊政策上,他依旧遵循上一任期的基本思路,但表现得更加咄咄逼人。

3月30日,特朗普甚至发出了极为强硬的声言:“如果伊朗不与美国就其核问题达成协议,美国将对伊朗进行轰炸。”他还称将像“四年前一样”对伊朗的相关产品“征收二级关税”。特朗普在伊核问题上采用的是典型的“胡萝卜加大棒”的美式套路。而伊朗方面则表现得十分沉稳,见招拆招,在维持坚定态度的同时,也没有把话说死,积极与美国展开战术周旋。

在特朗普秉持“美国优先”执念以及新一轮巴以冲突以来中东局势巨变的背景下,虽然美国在伊核谈判问题上愈发缺乏耐心,但美伊双方仍将维持复杂博弈的基本态势。

特朗普政府期望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伊核及相关问题。他们认为伊朗的核活动是朝着核武器开发的方向发展的。因此,特朗普在3月7日的节目访谈中透露,他在给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信中,要求对方就放弃开发核武器与美国展开谈判。

特朗普第一任期退出伊核协议的基本逻辑是认为该协议存在漏洞,这在远程导弹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其核心关切是伊朗的核开发可能迈向武器化和实战化。特朗普此次致伊朗的信件,将美国一直以来的这种忧虑更加明晰地展现了出来。

伊朗方面则期望能够保持与美国之间顺畅的沟通渠道,愿意就伊核协议的完善与美国进行协商,以保障自身民用核能开发的权利。但伊朗坚决不能接受美国以极限施压和武力后盾为基本手段的胁迫核谈。而且,伊朗也不承认自身存在开发核武器的问题,从最高领袖到其他高官,都在不同场合多次阐明伊朗不谋求拥有核武器的基本立场。

由此可见,美伊之间围绕伊核问题的实质、谈判前提、具体内容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更为关键的是,伊朗对于美国能否遵约守约保持着高度的怀疑。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现在又想强加给伊朗贯穿其个人思维的新版伊核协议,这无疑让美伊之间原本就脆弱的互信雪上加霜。

威胁难起效

从3月7日特朗普主动向国际社会传递其给伊朗致信一事,到3月30日美媒称特朗普威胁伊朗就核问题与美国达成协议,否则将会对伊朗进行轰炸,在短短三周多的时间内,特朗普的这些举措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急迫心态的不断升级。

即便如此,面对美国的攻势,处于守势的伊朗方面表现得十分镇定,按兵不动。一方面,伊朗对特朗普的来信采取了冷处理的方式,宣称在3月26日已通过阿曼对该信进行了回复;另一方面,伊朗强调其不惧美国的军事威胁,并且表示与美国的间接谈判可以继续,力求“以柔克刚”。

不论从美伊关系的历史还是现实来看,特朗普此番对伊威胁很难起到明显的效果。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美伊关系便急转直下,直至1980年正式断交。此后,美伊长期处于对立、对抗的最前沿。

美国长期以来选择除了出兵促成政权更迭以外的全方位手段对伊朗“以压促变”,但效果并不理想。特朗普第一任期期间,美国更是加大了对伊朗的极限施压和超强遏制,这使得伊朗因美国制裁而遭遇了严峻的经济压力。拜登政府期间,美伊关系有所缓和,但未能有根本性的改善。在长期的对美斗争中,伊朗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抵抗型经济”生存模式,美国挥舞的制裁大棒往往难以发挥作用。

谈判是共识

就当前美伊复杂的博弈演进来看,保持某种程度的人员接触以及将谈判作为备选项,是两国关系中的基本共识。

美伊虽然自1980年以来没有外交关系,但美国无法忽视伊朗在中东的重要地位。伊朗在中东诸多热点问题中发挥了主导或关键作用;而伊朗亦无法忽视美国在中东事务中的强势地位。美国依托于其超级大国的综合实力和在中东的盟友网络,对于中东局势的介入产生了广泛且多元的影响。

尽管特朗普第一任期曾制造了苏莱曼尼事件,第二任期又祭出了轰炸伊朗的大旗,但这仍然在美国极限施压和超强遏制的框架内运转,其路径仍然是通过就核问题进行谈判的方式来处理美伊关系。

因此,美伊之间仍然存在着谈判的可能性。由于双方之间存在显著的分歧,美伊间的谈判既可能是正式的间接谈判,也可能是更为非正式的对话。实际上,特朗普此次与伊朗之间的写信与回信便是最新例证。

只要美伊朝着核谈的方向寻找共识,就有助于避免中东局势陷入更深层次的动荡与失控,也有助于维护海湾地区的相对稳定局面。对于国际冲突的解决而言,这也会有一定的示范意义。毕竟,对话而非对抗才是解决问题的长远之道。

本文详细分析了近期美伊核问题博弈的情况,指出美伊在核谈上分歧显著、美国威胁难以起效,而谈判是双方的基本共识。美伊应通过对话寻找共识,避免中东局势恶化,为国际冲突解决提供示范。

原创文章,作者:meliss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1115.html

(0)
melissamelissa
上一篇 2025年4月4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