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纸鸢研学,在永庆坊唤醒孩子们的文化热情 青少年永庆坊纸鸢研学,传承非遗文化

南方都市报社、N视频举办的“春风纸鸢·指尖非遗”青少年研学活动在永庆坊举行的情况。活动中,中小学生们学习纸鸢历史并亲自动手制作纸鸢,在实践中感受非遗魅力,体会古人智慧与匠心。

春日纸鸢研学,在永庆坊唤醒孩子们的文化热情 青少年永庆坊纸鸢研学,传承非遗文化

在这个充满生机的春日里,一场别具意义的“春风纸鸢·指尖非遗”青少年研学活动在永庆坊热闹开启。21名来自不同学校的中小学生们齐聚于此,他们将通过一场寓教于乐的纸鸢制作与文化探索之旅,在动手实践中去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同时为自己留下一份专属的春日美好纪念。

活动现场,从选材、构架到上色,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挑战,也考验着孩子们的耐心。

活动刚开始,粤趣空间的纸鸢制作导师就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关于纸鸢历史的精彩讲解。纸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风筝,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东周春秋时期发明的。在南北朝时期的“侯景之乱”中,纸鸢还曾被人们用来传递消息呢。纸鸢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清明节等节日,人们会把疾病苦难写在风筝上,放飞后剪断线,寓意着病痛苦难能随风飘散。

指导老师还介绍说,纸鸢的形状可丰富啦,不只是常见的燕子造型,还有蝴蝶、喜鹊、凤凰等各种各样的造型。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在纸鸢上增加了各种装饰,让纸鸢变得更加精美。

紧接着,就到了同学们最为期待的实践环节——纸鸢制作体验。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正式开启了从选材到构架,再到彩绘的纸鸢完整制作流程。

首先是搭建纸鸢的骨架。面对一堆看似简单的竹条和纸张,同学们得学会巧妙地利用竹条的韧性与弹性。老师耐心地示范着如何用竹条勾勒出纸鸢头部与翅膀的曲线,然后用夹子固定,确保每一部分都能精准对接。扎好骨架后,还要用棉线缠绕固定。这每一步都需要同学们静下心来,耐心操作。

随后就进入到纸鸢的装饰阶段了。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为纸鸢的纸面上色。从选择配色方案到调色,每一步都充满了创意与挑战。色彩的搭配、图案的设计,每一个细节都关系到纸鸢的最终呈现效果。同学们有的自由发挥,有的参考传统图案进行再创作,不一会儿,色彩斑斓的纸鸢就在他们的指尖逐渐成型。同学们小心翼翼地在骨架上涂抹胶水,轻轻贴上彩纸,再用夹子固定,然后耐心等待胶水慢慢干透,一只漂亮的纸鸢就制作完成了。

参与活动的同学们纷纷分享了自己的体验感受。越秀区小北路小学五年级学生刘畅瑶告诉南都记者,体验过才知道,原来制作纸鸢并不容易,光是扎骨架就需要很有耐心。天河区五山小学六年级学生林振滔在完成纸鸢制作体验后说:“我了解到纸鸢的渊源,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与匠心。”

粤趣空间主理人梁秋月介绍,纸鸢的制作过程复杂,对初学者来说难度较大。本次研学课程通过技艺转化和难度降低,让零基础的孩子们也能体验纸鸢制作。梁秋月认为,在守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道路上,关键是要在青少年心中播撒下文化的种子。为此,必须紧密贴近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场景,让传统文化不再遥不可及。通过趣味盎然的创作方式,把非遗手工技艺巧妙地融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从而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南方都市报社、N视频举办的“春风纸鸢·指尖非遗”青少年研学活动在永庆坊成功举行。活动中,学生们学习纸鸢历史并动手制作纸鸢,体会到制作不易,感受到古人智慧与匠心。此次活动通过降低难度让零基础孩子参与,以趣味方式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助力非遗文化传承。

原创文章,作者:meliss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58.html

(0)
melissamelissa
上一篇 2025年3月1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