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详细介绍了在华南农业大学举办的现场宣传活动,包括“无结核校园”创建行动启动、专家义诊、健步行等内容,还提及了广州市对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计划以及肺结核的相关知识。
羊城晚报消息,记者朱嘉乐、实习生易梦然,通讯员肖冰摄影报道。3月24日迎来了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为了更好地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3月20日上午,一场意义非凡的宣传活动在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内盛大举行。此次活动由广东省公共卫生与重大疾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广州市公共卫生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主办。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且充满了健康向上的气息。首先,备受关注的广州市“无结核校园”创建行动正式拉开帷幕,这一行动旨在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随后,来自多家医院的权威专家齐聚一堂,为到场的师生们开展了贴心的义诊活动。专家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为师生们提供了详细的健康咨询和诊断建议。
在义诊活动之后,一场以“终结结核流行·悦享健康呼吸”为主题的健步行活动激情开启。同学们纷纷踊跃参与,在美丽的校园里迈开步伐,尽情享受着运动带来的快乐,同时也锻炼了自身的身体素质。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局专职局长张屹在活动中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表示,在今年,广州市将全方位、多层次地强化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具体措施包括完善学校结核病防控联防联控机制,让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更加紧密、高效;加强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力度,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让师生们了解结核病的防治知识,做到多病共防,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宣传工作;落实学校结核病疫情分类分级管理,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精准的防控措施,强化学校结核病日常防控措施,确保校园安全;积极推动新生入学结核病检查体检项目,从源头上预防社区病例输入校园;加强学校结核病疫情监测,一旦发现疫情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强化学校结核病疫情处置;积极推进广州市“无结核校园”行动建设,着力防控学校结核病疫情,为广大师生的健康保驾护航。
关于肺结核的防治知识,广州市胸科医院肺结核科主任、耐药结核病诊疗中心主任邝浩斌现场向记者进行了详细介绍。他指出,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这意味着每个人都有可能被感染,因此预防工作至关重要。“若持续咳嗽、咳痰超过两周,并伴有低热、咯血、体重骤降等症状,则很可能得了肺结核。”邝浩斌提醒广大师生,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诊治。不过,大家也不必过于恐慌,他强调,肺结核患者只要坚持规则用药、完成疗程,绝大多数患者都可以完全治愈。
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在华南农业大学举办的宣传活动,涵盖“无结核校园”创建行动启动、专家义诊、健步行等内容。同时阐述了广州市强化学校结核病防控的多项措施,以及肺结核的传播途径、症状和治疗情况,旨在提高公众对结核病防治的重视。
原创文章,作者:Nel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