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北京花粉浓度在3月20日达到“高到很高”级别展开,介绍了花粉开始期和高峰期提前的情况,讲述了游客在天坛公园的糟糕体验,还阐述了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等多部门为降低花粉影响采取的一系列治理措施,最后医生给出了花粉过敏人群的防护建议。
据央广网消息,3月20日这一天,北京的花粉浓度达到了“高到很高”的级别。从气象部门的监测数据能够得知,今年春季花粉的开始期和高峰期相较于去年都有所提前,开始期和高峰期均比去年提前了4至7天。
在3月20日当天,天坛公园内呈现出花粉漫天的景象。这一画面由受访者提供。
来自长沙的游客卢先生向九派新闻透露,20日他前往天坛公园游玩。当时园内游客数量不少,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然而,花粉对呼吸道产生了明显影响,导致游玩的体验感不太好。卢先生描述道:“人站在那里不过10秒,身上就落满了花粉。手机屏幕擦干净不到5秒,又会落下一层花粉。所以我不建议有鼻炎或哮喘的人来这里。”
从受访者提供的图片可以看到,卢先生的手机屏幕上落了一层花粉。
市民姚先生刚到天坛公园,他感慨道:“外面晴空万里,里面花粉满天。”他还表示,注意到公园管理方已经采取了喷水等措施来降低花粉浓度。但无奈园内花粉浓度本身比较高,又赶上当天刮风,所以他建议这两天尽量不要前往公园。
据人民网报道,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将联合相关部门,采取长短结合、多措并举的方式开展精准治理,以此降低花粉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在具体措施方面,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修订了《北京市主要林木目录》,将刺柏属(含圆柏属)植物从目录中删除,并且今后的园林绿化工程会严格控制相关树种的栽植量。在综合治理上,全市会结合植物的日常养护,采用修剪花枝、洒水喷淋、地面湿化等措施,减少以桧柏等树种为主的花粉飘散量。同时,会及时清扫湿化后散落到地面上的花粉,清理公园、平原造林区内相对集中的易致敏草本植物。此外,还会结合枯死树清理等工作,做好重点地区易致敏树种的更新替换。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还联合气象部门、同仁医院等组成专家团队,开展多项研究,内容涵盖花粉致敏风险评估、机理、快速诊断等。通过发布花粉监测预报,方便市民及时应对花粉情况。不仅如此,还与卫健部门联合进行科普宣传,通过多种形式普及植物花粉和过敏预防等知识。同时,组织园科院、农林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开展花粉治理科技攻关,选育无粉或少花粉植物品种,验证人工调控柏科植物球花数量的可行性,并开展特定区域过敏原植物群落调查。
医生也给出了提醒,季节性花粉过敏人群要多关注花粉监测预报,在花粉浓度高的时候应尽量避免外出。如果需要外出,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可以佩戴口罩、眼罩、面纱等。在过敏季可以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如果出现鼻部过敏症状,且症状较轻时,可以使用一些鼻用药物治疗;症状较重时则要及时就医,根据医嘱服用口服药物进行治疗。
本文介绍了北京3月20日花粉浓度达到“高到很高”级别,花粉开始期和高峰期提前的情况,通过游客和市民的反馈展现了花粉对游玩体验的影响。同时详细阐述了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等多部门为降低花粉影响采取的治理措施,最后医生给出了花粉过敏人群的防护建议,旨在让市民更好地应对花粉过敏问题。
原创文章,作者:Sebasti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2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