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清华大学举办的西部招聘专场展开,描述了招聘现场的火爆场景,展现了众多清华学子受榜样感召、社会实践经历等因素影响,坚定了前往西部就业、建设西部的决心,同时介绍了学校为衔接西部发展与学生就业所做的工作以及用人单位给予的政策支持,还提及了招聘取得的成果和毕业生赴西部就业人数的增长情况。
“连续报道·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
阳春三月,清华园里春意盎然,处处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气息。在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的招聘广场上,一场意义非凡的招聘活动正在火热进行。只见西部地区127家单位的展位整齐地一字排开,展板上那一份份充满诚意的“求贤令”,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醒目,仿佛在向清华学子们发出热情的召唤。
望着眼前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人群,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任谢矜的语调中满是欣喜:“今年的西部招聘专场那可真是分外火爆啊!”他接着介绍道,“这已经是自去年以来,学校第二次在大型招聘会上专门设立‘西部专区’了。学校集中邀请西部省份省属国企、高校等单位以‘组团式’的方式入校引才。去年就有百余家西部单位来到清华招聘,而今年来的单位更多,可见西部对人才的渴求与日俱增。”
在青海省一家重点单位的展位前,水利水电工程系2025届博士研究生韩俊太正专注地和工作人员交流着。记者上前表明身份后,韩俊太一下子激动起来:“学校经常推送你们关于建功西部的报道,我一直都有关注。报道里那么多鲜活的榜样,他们的故事深深地感召着我,让我更加坚定了回去建设家乡的决心!”
韩俊太是从青海走出来的撒拉族学子,不久前他已经签约了青海大学。他目光中透着期盼地说道:“我的研究方向是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寒区积雪变化,而青藏高原就是最好的天然实验室。我今天来这里,就是想提前了解省里的人才需求情况,早早做好研究计划,争取工作后能尽快‘上轨道’!”
“和报道里很多年轻人一样,我也是因为一次社会实践爱上了西部。”土木工程系2025届博士研究生赵金瀚也向记者分享了他的心路历程。他已经将就业方向明确“锁定”在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新疆实践的那段时间,我亲眼见证了当地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也深深感受到西部蕴含的蓬勃活力。我相信,那里一定有我施展才华的舞台!”
谢矜一边陪着记者在招聘现场走着,一边介绍学校为促进学生赴西部就业所做的工作:“除了集中把西部单位‘引进来’,做好衔接西部发展需求与毕业生职业规划的‘服务员’,我们还主动‘走出去’,当好把国家重点就业政策和青年工作相结合的‘宣传员’。”原来,校领导亲自带队接洽西部12个省区市,组织应届毕业生赴西部实习实践,让学生们在现场参访、现场面试,不少学生还在现场就达成了签约意向。
促使学子们选择西部的,除了学校的努力和自身的理想,还有用人单位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
“在职称评审上,针对急需紧缺人才开辟绿色通道,不受岗位数额、级别限制,可直接申评高级职称”;
“科研启动资金充足,还提供人才公寓、购房补贴”;
“配偶就业、子女入学都有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
记者在现场看到,对于学子们关心的生活保障、未来发展等问题,不少用人单位都带来了诚意满满的“大礼包”。
青海省招聘相关负责人自豪地向记者晒出“引才成绩单”:“光是这次双选会,全省21家单位就成功对接了61名有意向赴青就业的毕业生,其中博士有50名,急需紧缺专业硕士11名,创下了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清华大学2024届毕业生赴西部地区就业人数较2023届同比增长约18%,较2020届增长超85%。这一数据充分展现了越来越多的清华学子将目光投向西部,愿意为西部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通过对清华大学西部招聘专场的报道,展现了西部对人才的吸引以及学子们投身西部建设的热情。学校积极搭建平台、主动作为,用人单位提供政策支持,多方共同努力,使得更多学子选择西部、建功西部,为西部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也反映出国家重点就业政策在促进人才流动、助力西部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原创文章,作者:Kenned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2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