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近期电视剧《北上》播出引发的年代剧讨论热潮,介绍了近年来多部优质年代剧,分析了年代剧受欢迎的原因,探讨了一部年代剧成为爆款需要具备的要素,最后强调创作者需踏实创作才能赢得观众认可。
最近,随着电视剧《北上》的热播,网络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关于年代剧的热烈讨论。“年代剧都演到李宇春了”“年代剧轮到90后当主角了”等话题不断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网友们的关注和热议。
在近几年的影视市场中,年代剧如同雨后春笋般频频“上新”,并且其中质量颇佳的作品也不在少数。就拿去年来说,电视剧《小巷人家》一经播出便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成为了大众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而《梦中的那片海》则凭借其独特的青春题材成功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再往前追溯,《人世间》更是凭借其深刻的主题、精彩的剧情以及演员们精湛的演技,在豆瓣上拿下了8.4分的超高评分,成为了年代剧领域的经典之作。
图片来源:电视剧《人世间》微博。
有业内人士提到,不少优质年代剧都有优质的文学作品作为坚实的基础,这使得它们在剧情架构和思想内涵上有了较高的起点,整体质量也更有保证。在演员班底的选择上,制作方也往往会倾向于邀请那些演技精湛、经验丰富的演员。这些演员们通过精细的演绎,将角色刻画得栩栩如生,为年代剧增添了不少光彩。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那些口碑良好的年代剧基本都具备一些共同的特点。它们通常以小视角切入,通过展现普通人在大时代背景下的生活变迁,反映出整个时代的风貌和特征。同时,这些剧还善于运用精妙的细节来营造氛围感,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特定的年代之中。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传递出真挚的情感,使不同年龄层的观众在感情上产生“同频共振”,引发他们的共鸣和思考。
例如,梁振华表示,《梦中的那片海》之所以受到年轻观众的青睐,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表现的是青春题材,生动地讲述了那个年代年轻人懵懂纯真的感情故事,勾起了许多年轻人的青春回忆。
作为《风吹半夏》的文学策划,梁振华还提到,“《风吹半夏》与《繁花》中,都巧妙地融入了不少契合剧中年代的歌曲。这些歌曲不仅为剧情增添了浓厚的时代氛围,更充满了对岁月的温情回望,能够引发观众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感慨,从而更容易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谁能成为下一个爆款?
如今,年代剧已经成为影视行业中比较成熟的类型之一。然而,要在这条竞争激烈的赛道上“跑”出好成绩,却并非易事。梁振华认为,一部年代剧想要赢得好口碑,首先需要具备独具时代特色的精神气质。
他以《风吹半夏》为例进行说明,这部剧实际上是一部“年代 + 创业”的剧集。它在改革的时代语境下,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呈现出来的全新状态,以及民营企业所展现出的那种蓬勃旺盛的力量,让观众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激情与活力。
诚恳的创作态度以及对生活的高度还原,也是年代剧取得成功的一大秘诀。
图片来源:电视剧《小巷人家》微博
演员闫妮在《小巷人家》中扮演黄玲。她曾透露,《小巷人家》全部采用实景拍摄,剧组为了还原那个年代的生活场景,可谓是煞费苦心。小院里橘子树结的果子可以摘下来吃,筒子楼里的水龙头打开就能出水,这种高度真实的场景设置让观众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年代,极大地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
如果说极具代入感的场景是年代剧必备的要素之一,那么立体的人物则是吸引观众的另一个关键密码。
梁振华强调,“必须有能够让观众记得住的鲜活角色。”他举例说,像《风吹半夏》中的许半夏、《繁花》中的“宝总”等都是如此。这些角色都是时代大潮中颇具代表性的个体,他们有着鲜明的性格特点和独特的人生经历,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和共鸣。
此外,一部成功的年代剧还需要找到与当下的时代情绪以及社会思潮的连接点。以许半夏为例,她对待事业执着坚定,对待爱情真诚而又果决,最终实现了自我价值。这种形象非常符合当下社会对“独立女性”的定义,能够引起当代女性观众的共鸣和向往。
郭千华表示,“现在人们比较喜欢看年代剧,原因不在于这类剧‘回潮’与否,而是那些受到青睐的年代剧绝大多数质量过硬,有生活的质感,没有一味撒狗血。”
她认为,近年来精品电视剧不断涌现,观众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创作者只有踏实创作,拿出有质感的诚意之作,用温暖的细节感染人,用接地气的镜头打动人,才能赢得观众的掌声。
本文围绕年代剧展开,介绍了近年来多部优质年代剧及其受欢迎原因,指出年代剧要成为爆款需具备时代特色精神气质、诚恳创作态度、立体人物及与当下的连接点等要素,强调创作者应踏实创作以满足观众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3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