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云南农科院,十大品种技术引领农业新发展

本文围绕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发布的2025年十大品种和十大技术展开,介绍了这些成果的征集背景、品种特点、技术优势以及其对云南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科技推动农业发展的浪潮中,3月19日传来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记者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了解到,该院日前正式发布了2025年的十大品种以及十大技术。这一系列成果犹如一颗强有力的“科技引擎”,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农作物的单产,让农民的钱包更鼓,增加收入,而且还将在培育云南特色优势产业和打造农产品品牌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为云南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注入全新的动力。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一直紧紧围绕重点产业,积极实施“现代种业创新提升”三年行动。在这期间,科研人员不辞辛劳,新征集了农作物种质资源8000余份。同时,为了推动种业的进一步发展,还建设了云南种子种业联合实验室。经过不懈的努力,在云粮、云油、云薯、云蔗、云花、云药等多个育种领域都取得了新的突破,部分研究成果甚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此次精心推介的十大品种,是从全院17个研究所推荐的60个品种中严格筛选出来的。它们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高产、优质、抗逆等显著特点。比如说“云粳50号”粳稻,它具有出色的耐寒抗病能力,非常适合在高海拔稻区种植,每亩产量能达到727.6千克;“云薯304”马铃薯不仅抗晚疫病,还富含锌元素,属于加工型品种,截至目前已经累计推广种植了43万亩;“云油杂37号”是低芥酸、低硫甙的优质油菜品种,每亩产量可达314.7千克;“云蔗081609”更是特高糖甘蔗,每亩产量能达到14.39吨。此外,还有适配干热河谷生态区种植的“云咖RJS2号”咖啡,以及年亩产值超过30万元的切花月季品种“红船”等。

除了十大品种,该院新集成的十大绿色高效新技术也亮点十足。这些技术具有绿色、高效、增产增收明显、应用推广面积大等诸多特点。例如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通过采用氮肥后移的方式,能够实现每亩平均减少氮肥使用量6千克,同时还能增产50千克;马铃薯晚疫病“五精一统”防控技术,利用“AI诊断 + 无人机施药”的先进模式,使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每亩可节约用药成本80元至120元,节省劳动力成本200元至400元。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跃彬认为,以十大品种、十大技术为代表的这些成果得到推广应用后,将有力保障云南粮食总产的稳定,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的竞争力,为区域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本文介绍了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发布的2025年十大品种和十大技术,展示了其在种业创新方面的成果。这些成果具有高产、优质、抗逆等特点,相关技术绿色高效,能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产量、提升农业竞争力,为云南农业现代化和区域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3229.html

(0)
ZacharyZachary
上一篇 2025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