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多年来对一个问题的思考,在新冠疫情期间总结了锻炼太极拳的体会,包括锻炼带来的个人收获、太极拳的锻炼内容、静功夫的作用、应对不良情绪的方法,以及将太极拳运动原则贯彻到工作中的收获,最后倡导大家融入太极拳的健康生活。
有一个问题,在我的脑海里萦绕了几十年。时光匆匆,直至全球新冠疫情爆发,我才终于有机会静下心来,对多年的实践经验进行一番全面总结。同时,结合社会上的一些相关结论,我粗略地记录下了几点关于锻炼太极拳的深刻体会。
在这里,我想简单地分享几点个人通过锻炼太极拳所获得的收获:
其一,当身体需要休息时,我能够迅速地解除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紧张状态,从而达到最佳的休息效果,尽情享受休息带来的愉悦。
其二,在面对危急情况时,我可以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安定的情绪,从容不迫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其三,当遇到恼怒、悲伤、忧虑等情绪时,我能够及时克制自己,并理智地调整情绪,减轻精神上的痛苦。
其四,在进行脑力劳动时,我能够排除外界声色的干扰,做到心无旁骛,专注于工作。
其五,在从事体力劳动时,我懂得合理避免不必要的体力消耗,最大限度地发挥体力的作用。即使在连续、持久的作业中,也能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不易感到疲劳。
太极拳的锻炼内容丰富多样,它不仅注重在“运动”中修炼功夫,还强调在“静止”中下足功夫。
在静止功夫方面,太极拳具备了传统静坐和保健气功的全部精髓内容。其中包括作为基础功夫的无极中所锻炼的放松功、入静功、意守功和呼吸功(气功)等。
以前的道家将这些功夫融入到静坐之中,使得修炼者能够做到外界的声响和形色无法干扰其视听,内在的思虑和欲念也能被抛诸脑后。用道家的话来说,就是“不为七情六欲之所侵”。通过这种方式,使人在肉体上处于松弛自然的状态,在心情上进入无忧无虑、无我无他的怡然境地,从而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道家将此归入“脱凡俗”的范畴,他们修炼此功是为了摆脱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情欲牵念和不愉快情绪所带来的痛苦,进而避免伤及肉体,有着逍遥出世的功法理念。而我们则主张通过这些静功夫,将自己从练功场中解放出来,并将其运用到我们的生活领域中,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福祉。这样的做法才是积极、现实且具有人生意义的。
在现实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无处不在。每天遭遇这些事情,很容易使人产生不愉快的情绪。
特别是在新冠疫情之后,人们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和焦虑感。这些不良情绪不仅会损害人的身体健康,还会干扰人的正常工作。
当人们经历惊慌、恼怒、悲伤、焦急甚至喜乐等情绪激动之后,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平静下来,有条理地进行工作(无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相信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有过这样的体会。
不良情绪最容易导致神经系统的兴奋或压抑,过度刺激人的内脏、血管及内分泌腺。简单来说,情绪(精神)紧张必然会引起肉体紧张,使人从精神到肉体都处于失常的状态。而且这些紧张往往是无意识且顽固的,情绪激动过后,长时间不能平静,就是因为紧张状态得不到缓和乃至消除,久而久之,人的健康状况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亚健康状态。
对于不愉快的情绪,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克服。
这时,我发现运用太极拳的放松功、入静功、意守功和呼吸功来消除这些紧张情绪最为有效。通过调整自我的意识,先使全身放松(放松功),再将精神内敛(入静功及意守功),往往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使人从精神到肉体在失常状态下迅速恢复正常。一旦没有了因情绪所引起的肉体紧张,情绪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
其实,这一理论早已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证实。
接下来,我想谈谈将太极拳的运动原则贯彻到工作中所获得的收获和体会。
由于上述锻炼太极拳所带来的种种益处,使我在工作中动作更加灵活敏捷,疲劳感减轻,耐力增强。凭借这些优势,我逐渐学会了技术工作,能够参与协调各项事务,最终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管理人员。
所以,我认为太极拳的功夫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机会,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机会。
一天有二十四个小时,如果我们仅仅在早晨练功的一小时里练习太极拳,而在其余的二十三个小时里却表现出与太极拳原则相悖的精神、肉体状态和动作,那么,我们很难真正练好太极拳,学习太极拳的意义也会大打折扣。
更何况,这样的人是否真的掌握了太极拳的精髓,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所理解的太极拳生活,
是除了每天固定时间的太极拳练功之外,
在其他时间也要善于运用太极拳的原则和精神。
这才是真正融入了太极拳的生活。
让我们积极地融入太极拳的健康生活吧!在这里,我们不仅能够收获健康的身体,更能实现身心的全面升华。
本文围绕太极拳展开,阐述了锻炼太极拳带来的多方面收获,包括身心状态的改善、应对不良情绪的方法,以及将其运动原则应用到工作中的益处。强调了要将太极拳的原则和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倡导大家积极拥抱太极拳的健康生活,以达到身心升华的目的。
原创文章,作者:Kenned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3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