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阿弟”开启中国篮球传奇,名人堂故事动人

本文聚焦2024年中国篮球名人堂入堂仪式,详细讲述了多位入堂人物及其亲属分享的故事与感悟,展现了中国篮球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和先辈们为篮球事业做出的贡献。

在2024年中国篮球名人堂入堂仪式上,那些关于篮球的故事和妙语,宛如一首激昂的乐章,奏响了中国篮球发展的辉煌旋律。

“我父亲这辈子和篮球的缘分,是从一声‘阿弟’开始的。”23日下午,81岁的吴忻水在仪式上娓娓道来他父亲、101岁的入堂人物吴成章的故事。那是1941年,上海青年会中学的篮球场上,一群人打球正缺人手,看到吴成章,便随口喊了句:“阿弟,来凑个数!”这不经意的一喊,竟喊出了一个“中国篮球先行者”,吴成章正是中国篮球先行者序列的入堂人物。

吴忻水还幽默地调侃自己的父亲“看人很准”,却唯独在看他的时候走了眼。“小时候我说要打篮球,他给我泼冷水:‘就你这材料,到大马路上一卡车一卡车地拉。’结果呢,我不仅在篮球道路上打出了一片天,还成为了八一队、国家队的主力。”不过,当讲述起父亲在1948年伦敦奥运会上对伊拉克队时砍下“30 ”,以及自创篮球技术统计速记和“地板球”技术时,吴忻水满是自豪,他感慨道:“正是老一辈弯下的腰,撑直了中国篮球的脊梁!”

替新中国第一代篮球国手李汉亭领取名人徽章的是他的小儿子李向诚。李向诚回忆,小时候他最喜欢看父亲的相册,里面有很多父亲去不同国家游历、学习、比赛、交流的照片,那些照片里的父亲游泳、划船、钓鱼、爬树、弹吉他、拉手风琴,阳光又多彩。然而在他的记忆中,这样的父亲却从未出现过,因为那时父亲已经成为教练,整天都沉浸在篮球训练的琢磨中。

李向诚在入堂仪式上分享了父亲记在训练手稿中的一段话:“攀登世界高峰是我们的职责,我们一定要振奋革命精神,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志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努力、善于创新。这是我们篮球界的行动指南。”他说:“我父亲那代篮球人看过世界,了解我们曾经与世界的差距。所以他用自己的方式兢兢业业地追赶,哪怕只做一块砖,一点点把砖垒起来,是为了能将中国篮球托举到真正与世界比肩的高度!”

2024年中国篮球名人堂入堂人物马清盛,作为球员和教练都取得过非凡成就,吴忻水、郭永林、匡鲁彬、李玉林当年都是他的弟子。替马清盛领取名人徽章的是他的儿子马越,巧合的是他毕业于清华大学,而当天的仪式也正是在清华大学举行。

马越回忆父亲在训练中的严格时说:“那时候父亲常挂在嘴边的就是,‘没有听到肉响的训练课,不是好的训练课’。意思就是如果没有高强度的对抗,训练就不达标。”他还讲述了父亲妙用拖把的故事。“父亲让我找个大拖把,我以为他是要拖球场,结果是父亲要用这个拖把做他的延长臂,在郭永林大哥面前胡噜,增加他跳投的难度。郭兄必须视线要高过拖把才可以看见篮筐,这就有了大家照片里看到的跳得又高、姿势又漂亮的教科书级别的急停跳投。”

93岁的郭玉佩是中国篮球名人堂首位裁判员序列入堂人物。当年他参军学习无线电技术本如鱼得水,却因为一场篮球赛被调入八一男篮。在枯坐了4年半冷板凳之后,他出访欧洲回国写的一篇《欧洲篮球攻防战术》的文章意外地让他重新找到了成就感,后来与裁判员工作结缘。

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郭玉佩深刻讲述了钻研业务、学习外语和秉公执法对于裁判员的重要性。“古话说‘公生明,廉生威’。裁判只有敢于坚持原则、出于公心,才能赢得观众和球员的尊重。”郭玉佩语重心长地说,“我想跟年轻裁判们说,裁判工作需要扎实的专业能力,更需要一颗公正廉洁的心和终身学习的态度。赛场上,我们手中的哨子代表着公平与正义,无论面对多大的诱惑和压力,都要坚守底线。赛场下,我们心中的信念承载着责任与使命,只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才能在规则不断更新,环境日益复杂的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

在当天的入堂仪式上倒数第二个出场的是中国女篮名将苗立杰,在进入中国篮球名人堂之前她已入围国际篮联名人堂。苗立杰透露,打了20多年的篮球,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是最让她骄傲的一届比赛。“当时我是女篮的队长,临行前突发肠胃炎,加上腰伤复发。我知道我无法继续用得分为球队做贡献,但我相信我的队友。开赛前我动员大家,这次我会做你们最坚实的后盾,你们就放开了干!后来我以场均6.5次助攻,在这届奥运会助攻榜上排名第一。”苗立杰说,和得分相比,助攻让她更好地理解了篮球。“一个成熟的运动员,不应该只考虑体力巅峰时期如何去赢球。更重要的是,在不同的职业阶段,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只有跳出每一次被胜负左右的执念,才能走得更远。”

曾经被誉为亚洲最佳二中锋的巩晓彬在当天的入堂仪式上最后一个登场分享。巩晓彬说,他和球迷一样,回忆过去时最“心潮澎湃”的是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打阿根廷队的那场比赛,那次奥运会也是他国家队生涯的人生高光时刻、没有之一。他还调侃说:“传我最多的,当属(19)98年曼谷亚运会‘血战韩国队’的名场面,后来就老有人说我是‘镇韩神针’……这也很教条啊!怎么?日本队难道就不怕我吗?‘亚洲第一’也不是我说的。”

发言快结束时,巩晓彬变得语重心长。“我想说,年轻的球员,别总把眼光放在国内,只有走出去才能代表中国!世界的舞台很大!我们那个年代是没有机会出国发展,真羡慕你们现在机会这么多!大家一定要努力!拼搏!奋斗!只有球打得漂亮,自己脸上有面儿!球迷大家都有面儿,国家才会有面儿!”他还鼓励年轻球员:“你们才是中国篮球的未来和希望,条件都具备,就等着你们去突破自己,超越前辈,为自己、为国家去赢得荣誉!”

2024年中国篮球名人堂的入堂人物总共有9位。他们有的已经故去,有的还在不同的岗位上为中国篮球做贡献。春日的下午,在清华大学的新清华学堂,他们的故事留下了回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篮球人不断前行。

本文围绕2024年中国篮球名人堂入堂仪式展开,介绍了吴成章、李汉亭、马清盛、郭玉佩、苗立杰、巩晓彬等多位入堂人物的故事及他们对篮球事业的贡献与感悟。先辈们不仅在赛场上取得优异成绩,还在训练方法、裁判工作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他们的故事激励着年轻一代篮球人,为中国篮球的未来发展注入动力。

原创文章,作者:Stev,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4079.html

(0)
StevStev
上一篇 2025年3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