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科右前旗:科技领航传统产业转型与新兴产业崛起,科技助力,内蒙古小镇闯出从“跟跑”到“领跑”新路径

本文聚焦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详细介绍了当地以科技“突围”工程为契机,在生物育种、农产品加工、低碳能源、生态保护四大领域,通过构建人才体系、开展技术培训、推广新技术等举措,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展现了科技创新对当地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巨大推动作用。

中新网兴安盟3月18日消息,今日为大家带来一则关于内蒙古东部小镇科技奋进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这里正经历着一场从“跟跑”到“领跑”的科技大变革。

当走进现代化车间,你会看到经过悉心培育的大豆、玉米种子,正顺着包装生产线,带着希望与潜力,奔赴全国各地。在低碳能源项目基地,那一片片光伏板在明媚的阳光下闪耀着科技的光芒,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点缀着这片土地。而在“田间课堂”里,种养殖大户们正认真地记录着最新的种养殖技术,他们的眼神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开春以来,科右前旗处处都能感受到科技创新的蓬勃气息。当地以科技“突围”工程为有力支点,全力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加速新兴产业的崛起。在生物育种、农产品加工、低碳能源、生态保护这四大关键领域,科右前旗成功闯出了一条从落后跟随到领先前行的崭新道路。

兴安盟科右前旗:科技领航传统产业转型与新兴产业崛起,科技助力,内蒙古小镇闯出从“跟跑”到“领跑”新路径

图为企业生产大豆种子。 于舰勐 摄

“科技创新,关键在于人才。”科右前旗科技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孙军贵介绍道,“我们构建了‘国家队引领、地方队支撑、民间队蓄能’的三级人才体系,就是为了让最前沿的科技成果能在这片草原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024年,科右前旗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各大科研院所开展了18项科技合作。21名中央科技特派团成员入驻当地,他们带来了最前沿的科研理念和技术;50名“三区”人才扎根乡土,将先进的实用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农牧民;100名本地特派员深入村落、农牧场,构建起了一张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网络,为科右前旗的科技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科右前旗额尔格图林场,中国农业大学高级畜牧师王雅晶的“田间课堂”总是热闹非凡,座无虚席。“通过我们的技术指导,养殖户们不仅学会了如何预防牛营养代谢病,还让受援企业的母牛繁殖率提升了2%,犊牛成活率达到了99%。”王雅晶自豪地说。

截至目前,专家团队已经开展了400余场次的技术培训,进行了100余次的下乡技术指导,辐射带动了15000余人次。同时,还引进示范推广了57个新品种、23项新技术,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兴安盟科右前旗:科技领航传统产业转型与新兴产业崛起,科技助力,内蒙古小镇闯出从“跟跑”到“领跑”新路径

图为科右前旗成片的太阳能光伏板。 韩双龙 摄

虽然距离耕种时节还有一段时间,但种植大户肖宝波已经早早地开始为备耕忙碌起来。在巴日嘎斯台乡水库村,那一眼望不到边的高标准农田格外壮观,一座座井房和红色的管道成为了田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正是高标准农田的水肥一体化项目。

肖宝波一边认真检修着管道,一边高兴地说:“这个水肥一体化项目真是太棒了!再也不用操心肥料溶解不均匀的问题,水从井房抽出来直接就到地里,既节肥又节水,每亩还能增收200多元呢。”

科右前旗工矿商贸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郑伟军介绍说:“我们公司自主研发生产出了一系列高标准农田专用设备,并且获得了多项专利。这些设备亩均节水、节肥、节药率在10%以上,亩产提高10%至20%。而且借助4G网络实现了设备智能化,农民利用手机就能远程操作,种地变得更加简单轻松。”

2024年,科右前旗的科技成果显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由2家增至11家,内蒙古自治区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58家,内蒙古自治区级创新平台载体总数达到12家,全年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380万元。

如今,当地已经构建起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链,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科右前旗旗长刘海涛坚定地表示:“科技创新不是一道可以选择做或不做的题目,而是我们必须要答对的必答题。我们将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真正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本文围绕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的科技创新发展展开,阐述了当地通过实施科技“突围”工程,在四大领域取得显著成果。从构建人才体系吸引多方人才助力,到开展技术培训和推广新技术,再到发展高标准农田设备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科右前旗逐步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未来,当地将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Nel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416.html

(0)
NelsonNelson
上一篇 2025年3月1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