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建设国际音乐之都示范区展开,介绍了在成都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上武侯区分享的相关路径,涵盖音乐文创园的发展成果、知名音乐人及团队的引入情况以及“音乐 + 旅游”带来的爆点等内容。
在音乐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成都正积极打造全球音乐人的追梦天堂,努力让世界听到成都的声音。3月31日,在成都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上,成都市政府副市长、武侯区委书记许兴国在分享发言环节,交流了该区加快建设国际音乐之都示范区的路径。
成都文旅发展大会 图/何勃
许兴国介绍,以音乐为主攻方向的成都音乐文创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24年,该园区总营收达到445亿元,其音乐产业行政支持指数、发展潜力指数、产业融合指数更是排名全国第一。园区聚焦音乐版权、演艺经济等重点赛道,精心打造成都音乐文创总部基地等“镇园之宝”。同时,组建了2支专业招商团队,积极推动海葵音乐等高能级企业落地。目前,园区已成功引育昌禾文化等行业龙头50余家,聚集产业链企业超600家,约占全市总量的30%。
武侯区实施的天府音乐人共兴音乐坊行动,充分发挥了知名音乐人引流效应。张靓颖、江映蓉的经纪团队已落地成都,刀郎、潘玮柏等团队项目也即将入驻。如今,武侯区聚集了全市45%的原创音乐人、60%以上的知名演艺经纪机构,音乐人才和资源的聚集效应日益凸显。
“我们年均举办音乐活动2000余场次,让音乐萦绕成都街头巷尾、浸润蓉城百姓生活。”许兴国说道。“音乐 + 旅游”模式更是引流聚势,收获了不少“现象级”爆点。例如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在成都音乐厅演出后,在全国掀起了一股“青绿”风潮,场场爆满、一票难求,更有粉丝千里追剧、跨城连刷。
本文围绕成都建设国际音乐之都示范区,从音乐文创园的亮眼成绩、知名音乐人及团队的引入,到“音乐 + 旅游”的成功案例,展示了成都在音乐产业发展上的积极作为和显著成效。成都正以多维度的举措,加速国际音乐之都示范区的建设,未来音乐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原创文章,作者:Sebasti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8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