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未来产业展开,介绍了政府在未来产业方面的政策举措,包括建立投入增长机制、健全政策体系等,还公布了2025年未来产业十大赛道,着重探讨了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和区域布局,同时阐述了各地在未来产业基金设立和先导区建设等方面的积极行动。
据红星资本局3月31日消息,去年,“未来产业”一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红星资本局了解到,工信部等相关部门计划制定并出台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原子级制造等细分领域的产业政策,致力于健全未来产业的“1 + N”政策体系。通过这样的举措,引导未来产业实现科学精准的布局。与此同时,还将支持地方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并引导政府投资基金加大对未来产业的投入力度。
此外,记者留意到,今年以来,以上海为代表的多个地区开始筹备未来产业基金。这一举措意味着政府将为“耐心资本”注入新的活力,为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2025年未来产业十大赛道公布
人形机器人正处发展上升期
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发布的《未来产业新赛道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未来产业十大赛道将聚焦于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高级别自动驾驶、商业航天、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新型储能(固态电池等)、低空经济/通用航空、清洁氢、算力芯片、细胞与基因治疗、元宇宙这十大领域。
其中,人形机器人在今年的表现十分亮眼,成为不可忽视的存在。不少人形机器人“智愿者”挂牌上岗,在会场的各个角落围绕迎宾、交流、主持、表演、服务等五大类核心场景,积极与到访者进行互动。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所长蒲松涛认为,“人形机器人现在处在发展上升期”。围绕着工业应用以及家庭应用,人形机器人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能。不过,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路径,既依赖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也依赖于地方围绕机器人的产业基础和产业配套能力。
蒲松涛 红星资本局摄
蒲松涛还表示,从区域方面来看,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都已经构建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集聚区。京津冀地区以高端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为重点方向,加快完善整个产业链条;长三角地区依托其强大的制造业能力,在上海、昆山、无锡等地打造人形机器人的产业集群;珠三角地区则发挥其制造业的应用驱动优势,构建起人形机器人整体的产业创新生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王田苗向红星资本局透露,对于人形机器人来说,软件是相对容易统一的,但落到载体上却是多样化的。从技术体系来讲,具身智能走进家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消费领域,王田苗指出,从目前的实验角度来看,即便拥有智能大脑的人形机器人可能会达到一定的灵活度、高效度,但从机械操作以及各方面调研和分析来看,特别是双足人形机器人,其效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支持地方因地制宜发展未来产业
上海、北京率先设立未来产业基金
在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举办的未来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上,工信部总工程师谢少锋指出,工信部将健全未来产业的“1 + N”政策体系,制定出台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原子级制造等细分领域的产业政策,以此引导未来产业科学精准布局。同时,支持地方因地制宜发展未来产业,引导政府投资基金加大对未来产业的投入力度。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多地都在积极开展未来产业的顶层设计,同时也在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新赛道。北京、上海、浙江、江苏、深圳等地都明确了未来产业重点布局的方向。
各地还在积极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
工信部高新技术司副司长柏杰在会上介绍,上海、天津、重庆、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等多个地区已经率先开展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工作。下一步,工信部将支持地方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引导政府投资基金加大未来产业投入力度,探索形成未来产业发展的中国路径。
谢少峰指出,工信部未来将结合国家科技创新高地布局,支持地方因地制宜发展未来产业。同时,引导政府投资基金加大未来产业投入力度,支持地方在未来产业基金方面先行先试。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早在今年年初,总规模100亿元的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正式发布申报指南,这是由上海财政全额出资为培育未来产业设立的百亿级基金。
3月30日,合肥市也宣布,拟设立100亿元未来产业基金,三年内投入20亿元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每年再拿出1亿元专项资金补贴智能机器人企业研发成本,全面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表态,对于未来产业,北京市将加强投资引导,设立8只千亿元的市级政府产业基金。在方向上,北京市将积极开展类脑计算、光电计算、多组学检测、DNA存储等前沿技术和研发方向布局,加大对超宽禁带半导体、超导材料、人形机器人等支持力度。
本文围绕2025年未来产业展开,介绍了政府从政策体系建设到资金投入等多方面的支持举措,公布了未来产业十大赛道,重点分析了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区域布局及面临的问题,同时展现了各地在未来产业基金设立和先导区建设上的积极行动,整体呈现出未来产业在政策推动下蓬勃发展的态势。
原创文章,作者:Kenned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9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