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天津消费市场,通过春节假期的销售和客流量数据,展现天津消费市场的良好态势。深入介绍了天津挖掘消费潜力的具体举措,如出台以旧换新细化方案及取得的消费拉动成果,还阐述了天津通过“首店经济”提升消费场景,以永辉超市天津SM广场店调改为例,展示其带来的消费辐射效应,最后提及天津正制定构建“大消费”格局三年行动方案。
天津市商务局公布的数据十分亮眼,在春节长达8天的假期里,天津所监测的430家商贸流通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高达21.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7.1%;累计客流量更是达到了1776.3万人次,同比增长6%。
这些令人欣喜的数据背后,是天津在消费领域付出的诸多努力。天津不断深挖消费潜力,积极提升消费场景,全力扩大消费规模,致力于构建“大消费”格局,为擦亮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津字招牌”而不懈奋斗。
在挖掘消费潜力方面,天津市商务局局长孙剑楠介绍,国家出台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后,天津市迅速行动,先后制定并出台了汽车报废更新、汽车置换更新、家电以旧换新、家居“焕新”、电动车以旧换新5个细化实施方案。不仅如此,在国家明确的8类家电产品以旧换新补贴基础上,天津还独具匠心地将空气净化器、智能马桶、洗碗机等24类家装厨卫产品纳入补贴范围,尽可能让更多群众从中受益。
2024年,天津全市商务领域在以旧换新补贴上投入颇多,累计向消费者发放补贴资金26.8亿元。这一举措成效显著,直接促进汽车消费12.5万辆、家电消费67.8万台、家居产品消费8.6万件、电动自行车消费1.5万辆,直接拉动消费超200亿元。同年,天津获选全国首批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举办促消费标志性活动超2000场次,新消费场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比上年增长2.5%,限上新能源汽车、家电、化妆品等升级类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2.7%、32.3%和14.8%。
在提升消费场景方面,自去年以来,天津积极发展“首店经济”,不断推出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以此活跃消费市场。天津市商务局消费促进处副处长徐志强透露,今年将重点围绕商圈建设、培育首发集聚区发力,从政策层面推动首发经济成为促进消费增长的新引擎。
经营了8年的永辉超市天津SM广场店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该店从商品结构、价格、环境等方面学习目前国内零售业“顶流”胖东来,成为永辉在天津的首家调改店。调改后的门店于1月10日开业,首周销售额累计达到1630万元,较调改前增长近8倍,客单价较调改前增长78%,日进店客流量较调改前增长6倍。经过一个多月的运营,门店目前已进入平稳运营状态,日均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倍,客流量增长达120%。同时,还同步带动SM广场商场客流增长95%以上,形成了良好的“以点带面”的消费辐射效应。
记者在一个工作日上午来到这家超市,在传统超市人流量较少的时候,超市还未开门,就有几十位客人在外等候。旁边的工作人员介绍:“周末顾客多,进店都得排队。”上午九点半正式营业后,很多顾客直奔胖东来商品专区,尽管采取了限购措施,但没过多久有些商品就被抢购一空,不时有工作人员进行补货。店长李昌佳介绍,调改后,店内众多商品都成了“网红”。
记者从A区的超市主入口走进店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烘焙区和对面的鲜切水果及相关制品区,水果拼盘按照甜度划分并标记了建议食用顺序。旁边的鱼类、鲜肉等区域都可按照客人要求切片分装,所有的生鲜及食品区域都标记了加工时间和销售时限。
下午5点后,生鲜熟食区域的客人越来越多,烘焙区开始排起了队,其中大部分是年轻客群。永辉超市天津区公共事务总监董磊介绍:“熟食加工操作间、售卖区的面积扩大3倍左右,充分发挥‘烟火气’的引流作用。”超市还结合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更新了多种商品。
董磊表示:“过去经营超市,销量好坏都是供应商的事情。调改后,我们要站在消费者和员工的角度,按需调整。我们希望利用调改店机遇,向天津消费者呈现更加成熟的‘首店’效果。”
目前,天津正在加紧制定构建全市“大消费”格局三年行动方案,力求将“大消费”格局的红利切实转化为商贸服务和消费各项指标的新增量。
本文通过天津春节假期商贸流通企业的销售和客流量数据,展现出天津消费市场的良好发展态势。深入剖析了天津挖掘消费潜力的政策举措及显著成果,以及通过“首店经济”提升消费场景的具体实践,如永辉超市天津SM广场店调改带来的消费辐射效应。最后指出天津正积极构建“大消费”格局,有望进一步推动消费市场的繁荣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Sebasti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9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