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项举措助力雄安,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本文围绕雄安新区推出的50项优化营商环境举措展开,介绍了这些举措在政务服务、疏解对象保障、企业资质互认、住房建设、项目审批、政企沟通、监管规范等多方面的具体内容,展现了雄安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心和行动。

在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当下,雄安新区秉持着“高效办成一件事,零障碍办好每件事”的理念,积极采取行动优化营商环境。

4月1日,雄安新区重磅发布了《2025年雄安新区营商环境“上台阶”工作要点》,精心推出50项重点改革举措。这些举措全面涵盖了政务、市场、要素、法治、信用“五大环境”提升工程,旨在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零障碍办好每件事”,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雄安新区营商环境局局长高立春介绍道:“为了能更好地服务企业,雄安将进一步转变理念。针对企业和群众办事时呈现出的多元化、个性化、便捷化需求,充分发挥数字化改革的引领、撬动和支撑作用。通过优化办事流程、精简办事材料、压缩办事时限,推动政务服务从‘可办能办’向‘好办易办’升级,让‘办事不求人、审批零障碍、最多跑一次’成为雄安的重要标识。”

在具体举措方面,雄安新区将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积极拓展具有雄安特色的“一件事”服务场景,像“疏解一件事”“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道路开口一件事”“证照联办、联变、联销”等,以此大幅降低制度性成本。同时,持续深化“互联网 + 政务服务”改革,加大多端整合力度,借助DeepSeek等先进技术,推出智能问答与政策解读、远程帮办与踏勘等更多智慧化服务场景。并且完善“一中心多节点”政务服务网络,把政策、法律、金融、人才等增值服务纳入企业服务中心服务范围。

为了让疏解对象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今年雄安聚焦“三个不低于”目标,进一步细化实化有关疏解人员的子女教育、医疗、住房、社保、医保、公积金等政策措施,以更好地满足疏解单位和人员的实际需求。持续拓宽京雄“同城化”场景,新增不少于100项京雄“同城化”事项,丰富“雄安一卡通”应用场景,目标是实现“雄安一卡通”发卡数量突破100万张。推动北京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与新区深化对接,推动京雄医疗卫生服务共建共享。

雄安还以建筑类疏解企业为试点,推进京雄企业资质直接互认。深度挖掘政务数据应用价值,拓展电子证照跨区域共享互认范围与深度。大力实施“雄才计划”,用深用实“雄才十六条”,探索建立高端人才双聘制,吸引更多人才到雄安干事创业。同时完善就业创业体系,打造“京雄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在住房建设方面,围绕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标准,全面提升高品质住宅建造的设计、材料、技术等标准,建设具有雄安特色的“好房子”。坚持“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原则,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住房需求。

审批效率与服务质量对项目落地速度、投资环境及市场活力有着直接影响。雄安新区将持续深化“一会三函”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环节。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多审合一”“多测合一”改革。简化小规模投资项目决策审批流程。支持建设单位适度提前开展项目设计方案征集和编制。推进“水电气热网”一站式集成服务。持续创新不动产登记服务举措等。

“雄安服务”“周周看、家家到”是雄安的一张金字招牌。新区将牢固树立“服务型政府”形象,深入重大项目、疏解单位和经营主体开展“大走访”“周周看、家家到”,形成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及时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同时,丰富数据挖掘应用和数据赋能场景应用,探索推动更高效的“免申即享”。加强企业建设运营人才、资金、平台、政策、土地、能源等要素保障。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加快形成从科研到中试转化的全周期支撑能力,依托未来之城场景汇等载体,推动人工智能、鸿蒙等重点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落地,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充分发挥新区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作用,实现融资服务的提速、降本、增效等。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规范的监管必不可少。雄安将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全面推广“一业一查”部门联合抽查,实现“综合一次查”,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持续纵深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着力打造综合执法雄安样板,构建城市管理新机制。

雄安新区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出的50项举措,涵盖政务服务、疏解保障、企业资质、住房建设、项目审批、政企沟通和监管规范等多个方面。这些举措体现了雄安新区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心和努力,有望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推动雄安新区的高质量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Nel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9806.html

(0)
NelsonNelson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