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普陀区城市治理学院万里分院2025年“四大工程”赋能计划展开,详细介绍了该计划的具体内容、创新培养方法、过往成效以及其重要意义等,同时还提及现场的相关课程安排。
在4月1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普陀区城市治理学院万里分院2025年“四大工程”赋能计划正式拉开了开班的帷幕。
开班仪式现场,万里街道2025年“四大工程”赋能计划重磅发布。此赋能计划秉持“阶梯式培养”的核心理念,精心构建了“新苗 – 青蓝 – 灯火 – 班长”四大赋能工程,成功打造出一个覆盖干部成长全周期的培养体系。这一举措也在持续深化着“万里征程”队伍建设品牌。
新苗工程主要立足于职业筑基。它针对新入职干部专门设置了“理论 + 实践”的三维培养模块。通过举办万里发展成就展,让新入职干部增强对街道的认同感;依托基层调研活动,切实提升他们的实务能力;创新开展“city·walk”城市行走实践教学,总共11项培训活动助力新干部能够快速适应岗位。
青蓝工程则瞄准干部的能力跃升。它面向“85后”副科级干部及社工骨干,聚焦调研能力与实务短板问题,设置了大模型应用、公文写作等12项专题培训课程,并且搭建实践锻炼平台,以加速人才的成长步伐。
灯火工程突出项目攻坚的特点。组织20个民生实事项目负责人参与特训营,通过月度论坛开展案例剖析、资源整合实训等活动,构建起项目全周期管理能力培养的闭环。
班长工程着眼于领导力升级。采用“集中轮训 + 小班带教”双轨模式,为居民区书记及后备干部设计了27项专属课程,通过跨地域实训、案例研讨等方式强化他们的战略思维。
值得着重一提的是,今年的赋能计划还大胆创新,采用了“五维培养法”。具体而言,以专家智库授课来夯实理论基础,以标杆案例研学拓宽干部的视野,以沉浸研讨促进思维的激烈碰撞,以攻坚实践破解治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以成果展示强化示范效应,同时配套多维评奖机制激发队伍的活力,全面构建起基层治理人才蓄水池。
作为全市首个从大镇析出的街道,万里街道始终以“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为指导。早在2023年,就推出了新苗工程、青蓝工程、灯火工程、班长工程四大赋能计划。通过多元化、全链条、阶梯式人才培养机制,为“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储备了宝贵的战略资源,有力推动社区从“空间更新”向“治理升级”实现跨越。
回顾去年,通过实施“四大工程”赋能计划,万里街道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治理效能得到了显著提升。新苗工程系统培育了14名新进人员,通过集中培训帮助他们快速融入岗位角色,实现了从基层探索者到治理参与者的成功转型;青蓝工程构建起干部培养全链条,30余名年轻干部积极参与11项课题调研,20人完成跨部门轮岗,形成了“发现-锻炼-使用”的良性循环;灯火工程依托实事项目和多维挂职,强化干部实战能力,锻造出一支能够应对复杂问题的攻坚力量;班长工程通过轮训、督训、带教等多种方式,提升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凝聚起基层治理骨干力量。干部梯队结构得到优化,干部队伍呈现出年轻化、专业化的良好趋势。
万里街道“四大工程”赋能计划的实施,既是对街道“比邻”治理模式的深化实践,更是破解特大城市基层治理难题的一次创新探索。通过构建“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街道正着力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万里样本”。
在开班现场,与会人员还聆听了“四大工程”开班动员暨社区党校开班动员第一课,以及“作风建设”专题党课。
普陀区城市治理学院万里分院2025年“四大工程”赋能计划正式开班,该计划秉持“阶梯式培养”理念,构建四大工程及采用“五维培养法”,全面培养基层干部。回顾去年成效显著,优化了干部梯队。此计划深化治理模式,探索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效能,为城市发展提供“万里样本”。
原创文章,作者:meliss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0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