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浦东新区新场镇“城中村”改造项目,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签约工作的完成情况、改造规模、推进举措等,还提及浦东新区其他镇的“两旧一村”改造项目进展,展现了浦东城市更新的全面推进。
近期,浦东新区新场镇迎来了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城中村”改造项目集土部分签约工作全面完成,5个地块成功实现清盘。再加上此前已经结束的国有土地居民签约,新场镇“城中村”改造项目的签约工作至此全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此次改造涉及四个点位,征收居(农)民数量达到了645产。其中,国有土地居民有345产,值得一提的是,这里面包含了“小梁薄板”及不成套房屋252产;集体土地居民为300产。接下来,项目将有条不紊地推进交房腾地、安置保障等一系列工作。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有望进一步优化新场镇的空间布局,为古镇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助力新场镇实现华丽的蝶变腾飞。
在整个改造过程中,党建引领和数字化赋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助力了改造工作的高效推进。
浦东新区“两旧一村”改造推进指挥部在本项目中展现出了创新的思维和举措。他们创新性地把分散的不成套房屋(小梁薄板房)纳入到“城中村”改造的范围之内。通过“党建联盟 + 指挥部 + 项目公司”的模式,构建起了区域党建、基层党建和项目党建的三级协调机制。区建交委、新场镇、浦开集团三方联合组建了“城中村”改造党建联盟,并且成立了新场城中村改造项目建设指挥部,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自3月22日起,新场镇“城中村”改造项目全面提速,5个地块的集土签约工作正式拉开帷幕。“开新数智”系统首次被应用到城中村项目中,为签约工作注入了强大的“数字动力”。该系统通过定向宣导、定点服务、定位分工、定时发布、定制举措的“五定配套”机制,极大地助力了签约工作的高效推进。
改造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面对房屋产权复杂、群众诉求多元等诸多难题,各工作组积极深入一线,开展“面对面”的入户沟通工作。他们实施“一对一”调解和“全过程”普法,让征收工作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温度。
随着新场镇“城中村”改造项目签约工作的全面完成,浦东新区的城市更新进程进一步提速。今年,新区计划推进10个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高达238亿元,覆盖了新场、合庆、航头、书院等重点区域。新区以“城中村”改造为突破口,致力于重塑区域发展空间。
新场镇作为首个完成签约的项目,为古镇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带来了全新的契机。该项目将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激活历史风貌区的发展动能,助力新场打造成为文旅融合的江南水乡样板。
合庆镇项目位于东川公路两侧及南社区凌空路以西,改造范围达1600亩,覆盖庆丰村、庆星村、红星村、跃进村等7个村居约1500余户居民。该项目将打破南北发展瓶颈,释放产业用地空间,为镇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航头镇改造区域集中在镇域南部,涉及鹤鸣村、航东村、果园村及航头居委4个村居700余亩土地。通过优化用地布局,新增公共服务设施与多样化住宅供给,航头镇将打造“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现代化城镇样板。
书院镇桃园村项目占地858亩,覆盖桃园村、洼港村、新欣居委3个村居约491户居民。该项目将传承书院的历史文化,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禀赋,打造宜业、宜游、宜居的产城融合社区,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浦东新区城市更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两旧一村”改造将聚焦“签约、腾地、开工”三大关键环节,加快推进步伐,确保项目能够早日落地、早日见到成效。
浦东新区新场镇“城中村”改造项目签约工作全面完成,阐述了改造规模、推进过程中党建和数字化的助力作用,还提及浦东其他镇的“两旧一村”改造项目情况。整体展现了浦东城市更新的全面推进,通过一系列改造项目重塑区域发展空间,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Stev,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0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