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春分时节的养生展开,详细介绍了在起居作息、运动养生、情志调节以及饮食调理等方面的养生方法和注意事项,还给出了适合春分的养生方。
春分,作为一个特殊的时节,昼夜达到了平分状态。在今年3月20日,我们迎来了春分。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究竟该如何在起居作息和饮食调理上进行合理安排呢?
3月18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特意举办了“岭南时令与健康专家媒体座谈会”。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主任李艳主任医师在会上表示,春分养生的核心要点就在于“调和”。我们要通过规律的作息与大自然保持同步,在饮食起居方面注重平衡,从而逐步过渡到夏季的旺盛状态。
注意起居作息 调整时应循序渐进
春分可是二十四节气中阴阳平衡的关键节点。李艳医生从起居作息、运动养生、情志调节等多个方面分享了春分养生的方法。她强调,在进行调整的时候一定要循序渐进,这样才能让身体自然地适应季节的变化。
在起居作息方面,建议大家晚上10点前就进入梦乡,早晨6点左右起床去迎接朝阳。如果白天感觉困倦,可在午时小睡15 – 30分钟,只需闭目养神就可以了。同时,我们要谨记“春捂”这一古训,穿衣最好采用分层搭配的方式,衣服长度不要低于膝盖,重点保护好腰腹与下肢,不妨随身携带一件轻便的开衫,以应对温差的突然变化。
运动养生方面,比较适宜选择太极、八段锦等柔缓的功法,也可以通过踏青、放风筝来舒展筋骨,还能做一些拉伸动作,比如瑜伽,舒展胁肋部有助于缓解春困,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春季的时候,人的肝气很容易郁结,所以要保持愉悦的情绪。我们可以多听一些轻快的音乐、去赏花踏青、和亲友交流,千万不要生闷气。
此外,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温水,有助于排毒和促进身体的代谢;用木梳从前额向后梳理头皮一百下,能够刺激头部经络,起到醒脑提神的作用;睡觉前用40℃左右的温水泡脚15分钟,如果加入艾叶或生姜,还可以驱寒助眠。
饮食以健脾温阳为本、祛湿利水为标
春分时节,昼夜均分,寒温交替。李艳医生提到,春分前后湿气会加重,很容易引发身体的不适,湿邪也容易侵入体内,常常会导致困倦乏力、头重如裹、关节酸沉等症状。所以,在饮食方面必须以健脾温阳为本、祛湿利水为标。
1、减少酸味收敛的食物,多吃甘味食物来柔肝健脾。比如要减少柠檬、山楂等酸性食物的摄入,增加山药、红枣、小米、南瓜等甘味食材,这样可以调和脾胃。
2、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吃过于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脾湿。在烹调方式上,多用蒸煮的方法,少用油炸。
3、适时温补脾肾阳气。因为此时湿气重但阳气初生,可以少量吃一些韭菜、葱白来帮助阳气升发,也可以酌情加入生姜、陈皮等辛温食材来助阳化湿。
4、忌生冷饮食,不要喝冰饮,也不要吃寒凉的瓜果,防止脾胃受寒。
此外,李艳医生还给出了几款适合春分时节的养生方:
1、四神排骨汤:取茯苓、芡实、莲子、山药各15 – 30克与排骨一起,用文火慢炖两小时。这四味食材相合,既可以补脾虚又能祛湿浊。
2、薏苡仁冬瓜盅:利用冬瓜皮和瓤一起,填入薏米、赤小豆、陈皮蒸制而成,既能利水又不会损伤阴液。
3、紫苏姜枣茶:早晨起来喝一杯,具有宣散表湿、温中化饮的功效。
4、茯苓芡实粥:适合在早餐时食用,能够改善脾虚湿盛的体质。
本文围绕春分养生展开,从起居作息、运动、情志、饮食等多方面给出了详细的养生建议及养生方,强调春分养生核心是“调和”,帮助人们在春分时节合理养生,以更好的状态过渡到夏季。
原创文章,作者:Stev,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