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道培院士辞世,其在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贡献不朽,93岁陆道培院士逝世,他的医学成就永载史册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血液病学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陆道培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2日逝世的消息,介绍了他的生平经历、医学成就以及他所创建的陆道培医疗集团的情况。

2025年4月3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对外发布了一则令人悲痛的讣告。我国著名的血液病学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原内科主任,同时也是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创始所长的陆道培,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2日16时58分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93岁。陆道培遗体告别仪式安排在2025年4月8日(星期二)上午8时,于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陆道培院士辞世,其在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贡献不朽,93岁陆道培院士逝世,他的医学成就永载史册陆道培院士 资料图

根据讣告内容,陆道培于1931年10月30日在上海出生,他的祖籍是浙江宁波。1955年,陆道培从中南同济医学院(即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顺利毕业,随后到北京中央人民医院(也就是如今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任职。1981年,他创建了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并担任该所所长一职。1984年,他当选为中华医学会副会长;1986年,成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科主任以及北京大学血液病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首席专家)。1992年,陆道培发起并参与创建了中华骨髓库;1996年,建立了国内首家脐带血库,同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他出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

陆道培还是陆道培医疗集团的创始人。澎湃新闻记者留意到,陆道培医疗集团官网现已变成黑白界面,以表达对陆道培院士的深切哀悼。网站资料显示,1964年,陆道培率先在亚洲开展骨髓移植手术,他采用双胞胎姐妹的骨髓,成功救治了一位22岁的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完成了亚洲第一例骨髓移植。令人惊叹的是,这位患者无病存活了60年,这也是迄今为止国际上骨髓移植后生存时间最长的病例之一。1981年,陆道培成功完成了中国首例异基因骨髓移植,使得骨髓持久植活,患者至今仍无病生存,同年他还创建了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

上世纪90年代,陆道培积极投身于中华骨髓库的筹建工作,他不仅大力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还亲自参与宣传,让更多人了解成立骨髓库的必要性,普及捐献造血干细胞治疗疾病以及对捐献者健康无损的相关知识。1997年,陆道培建立了中国首个获得国家批准的脐带血库;2000年,他又率先成功开展成人双份脐带血移植,为那些亟需移植的患者开辟了新的造血干细胞来源。早在2002年,陆道培就建立了GIAC方案,在开展亲属间HLA配型半相同移植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使得半相同移植与同胞相合移植的结果不相上下。2005年,该项临床结果在线发表在血液学领域著名的杂志《Blood》上。如今,该方案已被国内大多数医院采用,一些国外医院也尝试运用此方案进行半相同移植,均取得了相似的良好效果,进一步奠定了我国半相同造血干细胞移植水平处于国际领先的基础。

官网资料表明,陆道培医疗集团是陆道培院士在2012年创建的一家民营医疗集团,专注于血液病及肿瘤的治疗、科研和教学。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目前集团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四家医疗机构的规模,分别是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北京陆道培医院、北京陆道培血液病医院、上海新道培血液病医院,共有病床1166张,百级层流无菌病房161间。

本期编辑 邢潭陆道培院士辞世,其在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贡献不朽,93岁陆道培院士逝世,他的医学成就永载史册

陆道培院士一生致力于血液病学和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取得了众多开创性的成就。他不仅在临床治疗上成果斐然,成功完成多例重要移植手术,还在科研和公益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如创建中华骨髓库和脐带血库等。他所创建的陆道培医疗集团也在不断发展壮大。陆道培院士的逝世是我国医学领域的重大损失,他的卓越贡献和无私奉献精神将永远被铭记。

原创文章,作者:Sebasti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0950.html

(0)
SebastianSebastian
上一篇 2025年4月4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