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刚兑后,理财市场的风险与机遇

本文围绕近期金融市场中“稳健型理财”不再稳健的现象展开,分析了理财产品净值震荡的原因,指出理财公司与信托公司合作中存在的违规问题及带来的风险,强调投资者风险意识培育的重要性,并对监管部门和市场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2025年3月20日

打破刚兑后,理财市场的风险与机遇

本文字数约1524,预计阅读时长3分钟。

近期,金融市场呈现出风险偏好提升的态势,债市也随之陷入震荡调整。这一系列变化,使得曾经被视为“稳稳的幸福”的“稳健型理财”,变得不再那么稳健。不少投资者惊讶地发现,自己所投资的大行理财公司产品竟出现了浮亏情况,此现象迅速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当下,理财产品净值出现震荡,直接原因在于市场风险偏好上升。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债市走势偏弱,进而触发债市收益率上升,债券价格随之走弱,理财产品的净值表现自然受到了影响。然而,这并非唯一的因素。自2月以来,理财产品净值震动或许还有另一个深层次原因,即一些理财产品借助平滑信托储备的浮盈加速释放。随着浮盈的加速消耗,它愈发难以持续为理财产品平抑波动提供必要的安全垫。华创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截至3月12日,理财“安全垫”较1月初的高峰期已消耗了67%,仅剩余33%。信托公司与理财公司的合作,曾是监管部门重点关注的领域。去年6月,东部某省级地方金融监管局下发了一份《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与理财公司合作业务合规管理的通知》。该通知明确指出,在信托公司与理财公司的合作中,存在四大突出问题。具体包括信托公司配合理财公司违规使用平滑机制调节产品收益;配合理财产品在不同理财产品间交易风险资产;为现金管理类理财违规投资低评级债券;以及违规嵌套投资存款提供通道、配合理财产品不当使用估值方法等。就拿信托公司为理财公司违规使用平滑机制这一情况来说,如果长期持续下去,会给投资者营造出理财产品收益稳健的假象。这会使得投资者难以真正基于自身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载能力,去匹配适合自己的风险产品。这种风险产品与投资者的错配,恰恰是金融市场中本可避免却又不易察觉的风险。它不仅扭曲了金融市场的定价机制,也不利于投资者风险意识的培养。理财公司与信托公司的这些合作行为,究竟对理财产品估值偏离度产生了多大的影响,还有待监管部门进一步核查和监管。我们需要明确的是,风险往往源于不透明、不公开的市场环境。金融市场本质上交易的就是风险,只有在高度信息透明和公开的市场中,风险才能得到有效定价,并得到有效的管控。投资者也才能真正通过市场交易,培育出良好的风险意识。投资者风险意识的培育,关键在于让投资者清楚了解其所持有的风险资产的风险所在,以及自己是否有能力和意愿去承载并吸收这些风险。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并不需要第三方的一味说教和风险警示。当他们认识到风险后,会主动选择通过市场交易,将自己不能和没有意愿承担的风险转移出去。当前,我们必须警惕一些金融机构的不当行为。部分金融机构为了将理财产品卖出去,选择通过内部控制和合谋控制等手段,藏匿甚至模糊化风险资产的概率和风险迁移矩阵。这种方式在短期内或许可以通过影子银行等进行跨期平抑风险,但从中长期来看,会带来风险聚集效应。一旦风险持续聚集到一定程度,就容易触发激烈的风险暴露。在理财市场打破刚兑的大背景下,这意味着将风险配置给了那些缺乏风险承载能力的避险者。当然,在打破刚性兑付后的理财市场,理财产品净值高波动状态将成为常态。对于稳健型投资者而言,需要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将理财产品净值波动纳入自身的风险定价体系中,并根据自己的风险承载能力设定合理的风险容忍阈值。与此同时,监管部门需要适度放松政策,鼓励市场探索建设独立的理财职业经理人市场。目前,理财经理大多属于卖方经理人,他们的主要目的是销售产品,而非提供专业的风险识别和交易服务。因此,培育独立于卖方的理财职业经理人市场至关重要。只有让理财职业经理人真正忠于市场,忠于风险交易,成为真正的市场风险交易撮合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才能基于市场分工,在实践中不断孕育和提升,金融市场的风险识别和风险消化吸收能力也才能得到实质性的增强。此外,在风险资产波动常态化的时代,为了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为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提供与其相匹配的相关服务和产品。对于保守型投资者,可以通过扩大发行储蓄国债等产品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古人云:“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金融市场是交易风险的市场,投资者风险意识的培育,就是要让他们学会与风险共舞。而这离不开开放透明的信息披露和程序正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管控能力,真正将金融产品的风险概率配置给有能力和意愿管控风险的投资者,让风险在市场交易中得到有效管控和消化吸收。

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金融市场中“稳健型理财”不稳健的现象,阐述了理财产品净值震荡的原因,揭示了理财公司与信托公司合作中的违规问题及风险。强调了投资者风险意识培育的重要性,并从投资者自身、监管部门和市场建设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应对建议,旨在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让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342.html

(0)
ZacharyZachary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