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回应惠誉评级下调:不认可,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不变

本文围绕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一事展开,讲述了财政部有关负责人的回应,阐述了中国经济的现状、优势以及未来的政策走向。

4月3日,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发布报告,做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决定——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调降至“A”。针对这一情况,财政部有关负责同志接受了媒体采访,并发表了重要观点。

该负责人表示:“在本次复评过程中,我们与惠誉评级团队进行了大量且深入的沟通。惠誉方面其实也承认中国相较于其他同评级经济体,具备更为稳健的经济增长前景,并且在中国在全球贸易中占据着关键地位。然而,他们却固守原有的评级方法,下调我国主权信用评级,这种做法是有失偏颇的,根本不能充分、客观地反映中国的实际情况,也与国际国内市场对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一致认知相背离。对于惠誉的这一决定,我们深表遗憾,并且不予认可。”

谈及中国经济的现状和优势,这位负责人强调:“中国经济基础稳固、优势众多、韧性强劲、潜力巨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并没有改变,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势同样没有改变。”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9万亿元,实现了5%的增长,增速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从生产要素方面来看,中国的人才红利、存量资本、技术进步等优势进一步累积;从结构转型方面分析,新兴经济、城镇化、市场化改革等蕴含着巨大潜力;从宏观政策角度而言,逆周期调控效能不断提升,深化改革开放的成效不断显现,经济向好发展的势头也在不断巩固增强。

这位负责人还提到,今年以来,随着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国民经济延续了向新向好的态势,发展质量稳步提高。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都上调了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今年中国GDP增速也都在4.5%以上,接近中国政府确定的5%左右预期增长目标。国际资本市场也纷纷重估中国资产,表现出看多中国的态势。

“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市场活力、政策效能、发展韧性都实现了全方位提升,向好势头在持续巩固,新的增长空间正在逐步打开。”这位负责人介绍下一步的政策走向时说道,中国将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打好政策“组合拳”。财政政策会加强与货币、就业、产业、区域、贸易等政策以及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增强政策合力,为中国经济增长蓄力赋能。同时,中国政府也预留了充足的政策空间,会根据形势变化,及时研究和动态调整政策储备,确保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为世界带来更多机遇。

惠誉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回应称其有失偏颇且不认可该决定。详细阐述了中国经济在多方面的优势和向好发展态势,以及国际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速的积极预期。最后表明中国将通过政策“组合拳”推动经济增长,预留政策空间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并惠及世界。

原创文章,作者:Sebasti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1086.html

(0)
SebastianSebastian
上一篇 2025年4月4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