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与基层治理展开,以上海外卖小哥刘文涛获表彰为切入点,阐述了这类劳动者在基层治理中的优势,介绍了上海市奉贤区的激励机制,还提及武汉外卖小哥参与急救的案例,最后呼吁完善激励机制让更多“小哥”参与基层治理。
【打工前沿】
在基层治理的大舞台上,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参与者正逐渐崭露头角。近日,上海的外卖小哥刘文涛收获了一份别具意义的“礼物”。在日常接单的忙碌行程中,刘文涛始终怀揣着一颗热心。他不仅主动帮助市民解决难题,还积极向警方提供关键线索,凭借着这份热心与担当,他被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治安支队、平安金海建设协调小组评为2025年第一季度“群防群治”先进个人。
外卖骑手、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拥有着独特且不可忽视的职业优势。他们每日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对社区的每一处角落都了如指掌。无论是潜藏的安全隐患,还是损坏的公共设施,他们都能在第一时间察觉。这种独特的优势,使得他们成为提升基层治理效率和响应速度的重要力量。
也正因为如此,近年来,许多地方都积极开展了引导和吸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与基层治理工作的探索。然而,要想让更多奔波在路上的“小哥”们愿意停下脚步,为基层治理“搭把手”,这成为了这一基层治理创新模式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有效的激励机制在激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与积极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上海市奉贤区的网格治理工作实践中,一张小小的“骑手美丽积分卡”发挥出了大大的能量。“小哥们”每完成一次网格治理志愿服务项目,就能获得20至50个积分。当积分累积到一定的分值后,他们就可以兑换诸如就餐券、数据线、雨衣等实用的物品。除此之外,还有部分社区会定期评选“社区治理先锋骑手”“最美快递员”等荣誉称号,让“小哥们”在物质和精神上都能得到满足。
参与基层治理,“小哥们”能做的远远不止反映问题、参与志愿服务这么简单。前不久,一则新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随身携带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武汉外卖小哥张宝剑,在遇到遭遇交通事故的老人时,果断伸出援手进行急救。据媒体报道,张宝剑不仅主动学习了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专业技能,还考取了相关的专业资格证。他还毫不吝啬地将自己所学的急救知识传授给其他外卖小哥。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小哥”加入到了这支“流动急救员”的队伍中。这样暖心的故事,不仅值得我们为之点赞,更让我们看到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与基层治理的无限可能性。
有关部门和企业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通过组织专业培训、配置必要设备等方式,让更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能够在城市应急救援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社区也不能置身事外。社区可以定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听取外卖骑手、快递员们对于社区管理的建议,为他们融入基层治理提供坚实的后盾,让他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社区的一份子,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完善的城市治理体系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参与。我们期待在未来,能够有更多创新的激励机制和模式不断涌现,真正激发“小哥们”的参与热情。让更多的外卖骑手、快递员在出色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也有能力、有动力为基层治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为建设美好家园添砖加瓦。
本文以上海外卖小哥刘文涛获表彰为引,阐述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基层治理中的优势,介绍了奉贤区的激励机制和武汉外卖小哥张宝剑的善举,强调有关部门、企业和社区应采取措施让“小哥”更好参与基层治理,呼吁构建完善激励机制让“小哥”为基层治理和家园建设出力。
原创文章,作者:Nel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1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