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在金店购买“一口价”金手镯时,店员虚报克重,小刘发现后诉至法院维权,最终在法院调解下获得退货退款及赔偿的事件,同时法官提醒消费者购买黄金要警惕“套路”,商家应诚信经营。
在2024年9月这个平常的月份里,消费者小刘走进了某家金店。在众多金饰当中,一只精美的金手镯吸引了他的目光。小刘礼貌地向店员询问该金手镯的克重,店员却给出了这样的回复:“这款手镯是‘一口价’黄金饰品,不太好按克重计算呢。”而且,对于克重的问题,店员总是避而不谈。
小刘并没有轻易放弃,他再三强调,自己必须了解金手镯的克重后,才能决定是否购买。店员见无法回避,便背对着小刘对手镯进行了称重。之后,店员告知小刘,手镯的克重为7克多。小刘心里快速计算了一下手镯每克的金价,觉得这个价格在自己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于是便决定购买这只金手镯。然而,在完成交易后,金饰店却没有向小刘提供发票以及黄金饰品检验标签。
小刘满心欢喜地把手镯带回了家。出于谨慎,他来到专业的检测机构对手镯进行称重。这一称可让他吃了一惊,检测结果显示手镯实际只有6克多。小刘感到十分气愤,他通过微信向店员提出了质疑,并要求店员出示发票及标签。店员随后通过微信发送了手镯的标签,标签上显示克重约6克。小刘认为店员虚报克重的行为存在欺诈嫌疑,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他决定诉至法院,要求金饰店按照相关法律规定退一赔三。
在法庭上,被告金饰店却有着不同的辩解。金饰店称,黄金首饰的价格构成,不仅仅是原材料的价值,其工艺和款式设计同样需要计价。像这类“一口价”的首饰,价格换算成以克重计价后超过黄金市场克重价是正常现象,并不存在欺诈行为。
这起纠纷最终在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法院的调解下有了结果。经过法院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金饰店将小刘购买金手镯的款项进行退还,并额外向小刘赔偿2000元。
针对这起案件,法官也给出了说法。法官表示,在本案中,金店店员虽然明确告知了小刘,他看中的金手镯是“一口价”黄金,但当小刘要求其提供金手镯准确的克重时,店员却虚报了克重。这种行为存在诱导消费者消费以及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嫌疑。正是因为店员的不当行为,才引发了后续的纠纷。在法院的调解下,金店最终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同意退货退款并给予小刘一定的赔偿。
在此,法官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黄金饰品时,一定要警惕“黄金套路”。要仔细了解饰品的计价方式,虽然按克计价和按件计价仅仅只有一字之差,但最终的结果可能相差甚远。和计克黄金相比,金店通常会把“一口价”黄金饰品工艺和款式所带来的附加价值计算到价格中,这样一来,每克的黄金单价就会更高。所以,消费者在购买黄金饰品时,要详细了解所购黄金饰品的计价方式、克重等信息。可以要求商家在交易单上注明价格、重量等关键信息,同时,还可以要求商家当场称重。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就有合法的依据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而对于商家来说,在销售“一口价”黄金时,有义务明确告知消费者黄金的克数,要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选择权,做到诚信经营,切不可因为黄金工艺价值高,就以不正当手段诱导消费者消费。
本文通过小刘购买金手镯遭遇店员虚报克重的案例,展现了消费者维权的过程及结果。法官的说法和提醒让我们明白,消费者购买黄金要谨慎了解计价等信息,商家应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权益,避免类似纠纷发生。
原创文章,作者:Sebasti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1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