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中国U17男足在亚洲杯的赛事情况展开。首战1比2不敌沙特队后,次轮对阵乌兹别克斯坦队必须取胜才能保留出线希望。文中分析了首战失利原因,介绍了球队训练安排、裁判选派情况,还提到中国足协主席前往打气,U17国足需全力拼搏。
在亚洲杯小组赛首轮中,中国U17男足遭遇了一场令人遗憾的失利,以1比2的比分不敌沙特队。这一结果让U17国足在次轮对阵乌兹别克斯坦队的比赛中,陷入了背水一战的境地。倘若不能在这场比赛中获胜,他们就将面临提前出局的尴尬局面。
然而,命运似乎并未给予U17国足太多的喘息机会。两轮比赛之间仅仅相隔不到72小时,如此短暂的时间,对于需要全面纠错、调整战术的U17国足来说,实在是太过紧迫。在如此有限的时间里,要想做出实质性的改变,难度可想而知。
与此同时,亚足联官方公布了一个重要信息。北京时间6日23点进行的中乌之战,主裁判将由33岁的印度籍裁判拉马钱德兰担任。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他首次执裁亚足联重大国字号赛事。对于U17国足而言,不仅要应对实力强劲的对手,还要适应这位新裁判的判罚尺度,这无疑又增加了比赛的不确定性。
回顾小组赛首轮的比赛,U17国足在攻防两端都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全场比赛,他们失误频频,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被沙特队全面压制。输球之后,球队上下对于失利原因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主帅上村健一认为,球队全面被动的主要原因在于比赛进行到11分钟时,门将出击出现失误,导致意外丢球。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彻底打乱了球队原本的技战术部署,使得后续比赛陷入了混乱。
而队员伊合散和艾力尼扎尔则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失利原因。艾力尼扎尔觉得,球员们在比赛中过于紧张,心理压力过大,从而影响了正常水平的发挥。伊合散则针对球队频繁冲吊的打法解释道,对方在防守时压迫性很强,使得球队在进攻中不得不选择长传的方式来寻找机会。
将帅对于失利原因的解释各不相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教练组在赛前准备工作上存在不足。由于缺乏充分的准备和随机应变的策略,球队在场上显得十分被动,最终输掉比赛也就不足为奇了。
首战失利后,同组其他球队的比赛结果让U17国足的出线形势更加严峻。乌兹别克斯坦队在首轮以4比1的大比分战胜了泰国队,而沙特队次轮的对手是实力相对较弱的泰国队。这就意味着,U17国足必须在6日的次轮比赛中战胜乌兹别克斯坦队,才有机会保留小组出线的希望。但客观地说,从双方的整体实力对比来看,中国队明显处于劣势。
为了能在次轮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最近两天,U17国足依旧保持着每天傍晚时分进行训练的节奏。从首轮比赛的表现来看,球队核心攻击手艾比布拉在进攻边路上的作用并不突出。因此,在次轮比赛中,教练组不排除会对他的位置进行调整,将他安排在前腰位置上,以期能更好地发挥他的进攻能力。
北京时间5日凌晨,亚足联通过官方渠道公布了A组第2轮裁判员选派结果。来自印度的拉马钱德兰将作为主裁判执法中、乌比赛。虽然这位裁判是亚足联近两年重点培养的精英裁判员之一,但在此之前,他执法重大国际比赛的数量相对有限。这场中、乌之战,将是他首次执法亚足联重大国字号球队的比赛。面对打法凶悍的乌兹别克斯坦队,U17国足在积极应对对手的同时,还需要尽快适应这位新裁判的判罚尺度。
据了解,中国足协主席宋凯已于当地时间4月3日,也就是中、沙比赛前几个小时抵达比赛地沙特塔伊夫,为全队加油打气。目前的形势对于U17国足来说十分严峻,仅仅依靠临时磨枪很难取得实质性的变化。他们更需要做的是保证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处于良好的水平,从而能够全力以赴地去拼下与乌兹别克斯坦队的这场比赛。
中国U17男足在亚洲杯首战失利后,次轮对阵乌兹别克斯坦队面临出线生死战的情况。分析了首战失利原因,包括门将失误、球员紧张、教练准备不足等。介绍了球队训练安排、裁判选派情况以及足协主席前往打气。U17国足需调整状态、适应裁判尺度,全力以赴拼下比赛以保留出线希望。
原创文章,作者:marjori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1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