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甘蔗真的“毒过蛇”?真相大揭秘,破解“清明蔗,毒过蛇”谣言,教你选甘蔗

本文围绕网络流传的“清明蔗,毒过蛇”说法展开,通过专家解读,揭示了清明时节甘蔗易霉变产生毒素的原因,介绍了霉变甘蔗的特征、误食后果以及挑选新鲜甘蔗的方法。

清甜多汁、爽口解渴的甘蔗,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喜爱的美食。然而,最近网络上流传的“清明蔗,毒过蛇”这一说法,让不少网友忧心忡忡。许多网友纷纷表示,家里老人曾叮嘱过,清明节不能吃甘蔗,甚至有人认为清明节的甘蔗吃了会危及生命。那么,这些说法究竟是真是假呢?

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高三基对此作出了解释。他指出,“清明蔗,毒过蛇”其实是一种误解。甘蔗本身是无毒的,但进入春季后,随着气温升高、湿度增大,一些霉菌容易生长繁殖,导致甘蔗发生霉变,而这种霉变的甘蔗才是有毒的。

专家着重强调,“清明蔗,毒过蛇”并非意味着清明时节的甘蔗本身就有毒,而是提醒大家此时的气候条件使得甘蔗更容易发生霉变,从而产生毒素。所以,大家在食用甘蔗之前,一定要仔细分辨。

清明甘蔗真的“毒过蛇”?真相大揭秘,破解“清明蔗,毒过蛇”谣言,教你选甘蔗

高三基副主任还介绍了判断甘蔗是否霉变的方法。霉变的甘蔗通常会出现一些红褐色的症状,并且能闻到酸馊味或者酒糟味,这是甘蔗霉变的典型表现。

“红心甘蔗”有毒,0.5克毒素就可能使人中毒

根据专家的说法,霉变甘蔗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切开后能看到变红、变褐的情况,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红心甘蔗”。那么,一旦不小心误食了“红心甘蔗”,会出现哪些症状呢?又该如何进行紧急处理呢?

专家解释道,未成熟的甘蔗更容易发生霉变,其中有一种名为节菱孢霉菌的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名为3 – 硝基丙酸的神经毒素。令人惊讶的是,仅仅0.5克这种毒素就可能使人中毒。

清明甘蔗真的“毒过蛇”?真相大揭秘,破解“清明蔗,毒过蛇”谣言,教你选甘蔗

高三基副主任进一步说明,3 – 硝基丙酸是一种强烈的嗜神经毒素,人体吸收后发病非常迅速。中毒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呕吐、抽搐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而且目前针对3 – 硝基丙酸中毒还没有特效药物。

通常情况下,甘蔗可能只是部分小节发生霉变,那么切除霉变部分后,剩下的甘蔗还能不能继续食用呢?

清明甘蔗真的“毒过蛇”?真相大揭秘,破解“清明蔗,毒过蛇”谣言,教你选甘蔗

高三基副主任明确表示,即使把霉变部分切掉,肉眼看不到变红的症状,但甘蔗实际上可能已经感染了霉菌并产生了毒素,食用后仍然存在中毒的风险。

看、摸、闻,三步挑选新鲜甘蔗

由此可见,对于霉变甘蔗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一旦误食后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那么,在这个季节我们该如何挑选甘蔗呢?

记者在超市看到,甘蔗有整根出售的,也有部分被削皮切段后按份出售的。专家建议,这个季节食用甘蔗时,尽量挑选新鲜的甘蔗。同时,专家还介绍了挑选新鲜甘蔗的方法:

第一步,观察甘蔗的叶片。如果叶片还是青绿色的,说明甘蔗比较新鲜;如果叶片已经枯黄,那就表明这根甘蔗存放的时间比较久了。此外,还可以观察甘蔗的表皮,有光泽度的甘蔗品质较好,而表皮出现皱缩的则说明甘蔗不太新鲜。第二步,用手指挤压甘蔗。如果甘蔗感觉松软,说明它储存的时间已经很长了。第三步,闻甘蔗的气味。切开甘蔗后,如果能闻到水果的清香味,说明这根甘蔗是可以食用的;如果闻到酸馊味或者酒糟味,那就表明这根甘蔗已经变质了。

清明甘蔗真的“毒过蛇”?真相大揭秘,破解“清明蔗,毒过蛇”谣言,教你选甘蔗

通过一看、二摸、三闻这三个步骤,我们就能挑选出新鲜的甘蔗。另外,专家也强调,“清明蔗,毒过蛇”的说法并不准确,大家不必盲目恐慌,应该理性看待。

“清明蔗,毒过蛇”这一说法展开,通过专家解读,揭示了清明时节甘蔗易霉变产生毒素的原因、霉变甘蔗的特征及危害,同时介绍了挑选新鲜甘蔗的方法。提醒大家要警惕霉变甘蔗,理性对待相关说法,保障自身健康。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2008.html

(0)
ZacharyZachary
上一篇 2025年4月5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