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保育区内迎来近700只中白鹭与夜鹭筑巢“安家”的景象,介绍了鹭鸟的生活习性、繁殖周期等情况,同时指出衡山县生态环境的改善吸引了众多鸟类栖息繁衍。
俗话说:“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白鹭、夜鹭等鹭科鸟类,向来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指示物种,它们主要活跃在湿地及林地周边,宛如生态环境的“晴雨表”,精准反映着生态的优劣。
近日,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保育区迎来了一群特殊的“住民”。近700只中白鹭与夜鹭浩浩荡荡地来到此地,在这片湿地的高大树木枝丫间忙碌地筑巢“安家”。瞧,那密密麻麻分布在枝丫间的巢穴,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绘制的画卷,为这片湿地增添了勃勃生机与灵动之美。
高大树木的枝丫间,密密麻麻分布着鹭鸟搭建的巢穴。蒋鹏 摄
当你步入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抬眼便能邂逅一幅自然和谐的绝美画面。那些鹭鸟们各自忙碌着,有的用细长的喙认真地叼着树枝,小心翼翼地加固自己的巢穴,仿佛在为未来的宝宝打造一个温暖又安全的家;有的则安静地伏在巢中,像忠诚的卫士一样守护着刚刚产下的蛋,眼神中满是温柔与慈爱。
白鹭身姿优雅,那洁白如雪的羽毛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宛如一群下凡的仙子;夜鹭则身姿矫健,灰黑色的羽毛透着沉稳与神秘。它们时而展翅高飞,在空中自由地盘旋嬉戏,那轻盈的身姿仿佛是天空中最灵动的舞者;时而停歇枝头,发出清脆悦耳的鸣叫,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宛如一曲美妙的自然乐章,让人心旷神怡。
湖南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科研监测股股长阳辉介绍说:“每年鹭鸟正常的繁殖期是三到六月份。它们在选择繁殖地时,对周围环境的要求十分严苛。不仅要有充足的食物来满足它们和幼鸟的生存需求,筑巢地点也要相对安全,不能有人为的干扰,这样才能保证它们安心繁殖。”
中白鹭正在守护巢中的蛋。蒋鹏 摄
据悉,每年2月至7月,以白鹭、夜鹭为主的鹭鸟群便进入繁殖期,其中3、4月是繁殖的鼎盛时期。鹭鸟产卵期大约为一周,一般一窝会产下2 – 6枚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鹭鸟“夫妻”会轮流进行孵化。大约20多天后,可爱的小鸟就会破壳而出,整个孵化期约为一个月。
“按照孵化期推算,四月底左右,这些小鸟就会陆续孵化。等它们学会飞行后,就会离开巢穴,去探索外面的世界。夜鹭的孵化期一般是20天左右,中白鹭则是25天左右。”阳辉向笔者介绍道。
夜鹭正在守护着巢中的蛋。蒋鹏 摄
近年来,衡山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湿地面积不断扩大,水质日益清澈,鱼虾等水生生物资源愈发丰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鹭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和适宜的栖息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鹭鸟前来筑巢繁衍。除了鹭鸟,中华秋沙鸭、白鹤、东方白鹳、黑鹳、小天鹅等珍稀鸟类也频繁现身此地。鸟类种类从试点建设前的85种增加到了16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5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达27种。
本文围绕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内鹭鸟筑巢繁衍的现象展开,详细介绍了鹭鸟的生态特性、繁殖情况,同时强调了衡山县生态环境改善对鸟类栖息的积极影响,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原创文章,作者:Kenned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12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