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跟随采访团走进西双版纳州,探寻傣医药文化。介绍了傣医药的历史、理论体系、诊疗技术,以及当地傣医药产业的发展情况,还讲述了傣医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交流,最后通过具体案例展现了傣医药对康养旅居的吸引力。
在美丽的西双版纳,有一项源远流长的民族瑰宝——傣医药文化。“傣医药文化历史悠久,其‘四塔五蕴’理论体系完备,拥有睡药、拖擦等特色诊疗技术,是中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在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文化展示中心,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集团办负责人鲁睿深情地讲述着傣医药那悠久的过往。展厅中,泛黄的贝叶经静静记录着传承数百年的傣医药理论与珍贵验方,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近日,记者随着“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西双版纳专场采访团踏入西双版纳州,一同去探寻傣医药文化那独特的魅力。
西双版纳州位于云南省的最南端,它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临近泰国。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宛如一个天然的大氧吧,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就像一座巨大的生物宝库。生活在这里的傣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构建起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傣医药体系。
如今,随着中国对民族医药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西双版纳州的傣医药产业也加快了发展的步伐。据悉,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作为全国唯一的傣医医院,成绩斐然。它先后挖掘整理了7000多个傣医传统经方,编撰出版了《嘎比迪沙迪巴尼》等50余部傣医专著;研发的43种傣药制剂、11种特色诊疗技术被允许进入云南省医保药品报销目录;101个傣药地方饮片标准获得了云南省药监局的批复。
鲁睿介绍说,傣医的“四塔五蕴”理论认为,世间万物皆由风、火、水、土四种基本物质(四塔)构成,而人体的健康则与形体、认知、感觉、思维、情绪(五蕴)的平衡紧密相关。基于这一独特的理论,傣医发展出了一系列特色诊疗技术,比如睡药、拖擦等。
“傣医与泰国、老挝等东盟国家的民族医学理论同根同源。”鲁睿表示,凭借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近年来积极与泰国、老挝等东盟国家展开合作交流。目前,该院已经与泰国清莱皇家大学传统医药学院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并且与泰国的多所医院以及老挝卫生部传统医药研究院保持着长期的学术交流。同时,还与老挝卫生部传统医学中心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随着傣医药的不断深入发展和广泛推广,其独特的健康理念和疗法逐渐成为吸引银发人群到西双版纳康养旅居的重要因素之一。
医院工作人员在铺设睡药疗法所需药材。 陆希成 摄
当走进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的睡药室,一股浓郁的草药香气扑鼻而来。接受睡药疗法的人们静静地躺在铺满温热傣药的床上,全身被傣药温柔地包裹着,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
来自新疆的沈女士今年61岁,一个月前她来到西双版纳开启了自己的旅居生活。由于肩颈和腰腿疼痛,在当地人的推荐下,她来到这里就诊。经过几次睡药疗法的治疗,她的疼痛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这里气候宜人、环境舒适,傣医疗法对缓解我的关节问题也很有帮助。”沈女士开心地表示,她打算延长自己的旅居时间,并且已经向几位有相似症状的朋友推荐来此旅居。
“傣医睡药疗法具有开汗孔、通气血、除湿毒、止疼痛的作用,对治疗中老年人常见的风湿、关节疼痛等慢性病症很有帮助。”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副主任谢卓燃告诉记者,近年来,越来越多像沈女士这样的老年人选择来西双版纳旅居,他们在享受宜人气候的同时,还能接受傣医特色康养服务,真切地体验着这片热土上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福祉。
本文深入介绍了西双版纳傣医药文化,包括其悠久历史、理论体系、诊疗技术,以及产业发展和国际交流情况。通过沈女士的案例,展现了傣医药对康养旅居的积极影响,凸显了傣医药文化在促进健康和发展旅游方面的重要价值。
原创文章,作者:Stev,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8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