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兆瓦闪充”出击,超充赛道风云再起

电动车的“秒级超充”技术展开,详细介绍了比亚迪发布的“闪充电池”及兆瓦闪充技术,还提及华为的全液冷超充技术和相关成果,同时分析了特斯拉液冷超充桩的优势。此外,文章阐述了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与高功率液冷超充桩渗透率低的问题,最后介绍了比亚迪的补能生态规划以及液冷超充市场的未来规模预测。

在当下,智能电动领域朝着“智驾平权”发展之后,“秒级超充”已然成为电动化持续深入转型的重要支撑力量。

3月17日,比亚迪重磅发布了“闪充电池”。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介绍,在超高电压1000V和超大电流1000A的双重加持下,“闪充电池”能够达到全球量产最大充电功率1兆瓦(1000kW),这一壮举让充电功率正式迈入了“兆瓦时代”。至此,兆瓦闪充可实现“1秒2公里”的全球量产最高峰值充电速度。

王传福明确表示:“为了彻底解决用户的充电焦虑,我们的追求,就是让电动车的充电时间和燃油车的加油时间一样短,也就是在充电速度上实现‘油电同速’。”

比亚迪对兆瓦闪充技术“1秒2公里”的表述,被业界视为是对华为两年前“1秒1公里”超充技术的“隔空回应”。有意思的是,双方均将“全液冷技术”看作是实现大功率超充的核心驱动力。

回顾2023年上海车展,华为发布了新一代全液冷超充架构充电解决方案,并且宣布携手生态伙伴共建超充联盟。华为方面称,全液冷技术通过液冷散热使产品寿命达到十年,全模块化打造单柜最大720kW,支持12路枪线输出。

到了当年11月底,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在智界S7发布会上透露,智界S7搭载全新华为“巨鲸”800V高压电池平台,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15km,CLTC综合续航达855km,开启双800纯电里程。同时在鸿蒙智行充电服务方面,实现全国覆盖超过340个城市、4500个高速充电站、70万个公共充电枪,预计2024年底布局超过10万个华为全液冷超快充。

华为智能充电网络领域总裁王志武在今年年初华为数字能源发布的“2025充电网络产业十大趋势”中,着重提及了“全液冷超充技术”。他指出:“充电场景持续下沉,场景趋于严苛化。从城市到县域乡镇,站间距加大,维护难度加大。从高速到物流港口,环境更加复杂,可靠性挑战加剧。行业加速大功率液冷布局,主机液冷 + 终端液冷成为最佳选择。”

特斯拉作为最早批量部署液冷超充桩的车企之一,其液冷技术优势明显。相较于传统风冷,液冷不需要依赖于空气流动来带走设备热量,而是通过液体来吸收热量。液体更好的热传导性能带来了更佳的散热能力,因此能够承受更大的功率压力,从而通过有效控制充电设备温度提升充电速度。

近年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2025年1月较2024年12月公共充电桩增加18.1万台,同比增长35.1%。截至2025年1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376.0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171.4万台、交流充电桩204.6万台。

不过,有关数据表明,我国高功率液冷超充桩渗透率仍偏低,主要原因是液冷充电枪成本占比较高。招商证券最新研报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华为已在全国超200个城市共部署超5万个全液冷超快充充电桩,未达到此前设定的目标。

在发布“兆瓦闪充”技术的当日,比亚迪还同时发布了补能生态规划。具体而言,比亚迪计划在全国各地建设4000多座“兆瓦闪充站”,以破解“有兆瓦车,无兆瓦桩”的困局。同时,最大化利用市面上已有的各种充电桩资源。包括采用“双枪充电”和“智能升压”技术,在存量的500V和750V充电桩通过升压充电,实现公共充电桩全兼容。此外,比亚迪还宣布将兆瓦闪充桩的技术,面向全行业全面共享。

据中金公司研报预测,在车企、能源公司等多方推动下,液冷超充将驱动产业链升级,2026年中国市场规模近90亿元。中性预期2026年国内液冷超充站数量有望达4.5万座,对应液冷超充市场总空间有望达87.3亿元,其中主机市场空间超77.4亿元、终端市场空间近10亿元。

本文围绕电动车超充技术展开,介绍了比亚迪和华为的超充技术成果,分析了特斯拉液冷超充桩优势、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现状及高功率液冷超充桩渗透率低的问题,还提及比亚迪的补能生态规划和液冷超充市场未来规模预测,展现了超充技术的发展态势和市场前景。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225.html

(0)
ZacharyZachary
上一篇 2025年3月1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