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食盐的多种分类,包括按原材料、加工方式、营养成分等分类的各类食盐,着重讲解了加碘食盐、未加碘食盐的适用人群,还提及了低钠食盐的好处,旨在帮助读者了解不同食盐的特点,从而正确选购食盐。
在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当下,食盐的种类变得丰富多样。从原材料的角度来看,食盐可以分为“海盐、井盐、岩盐、湖盐”。这些不同来源的食盐,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各自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海盐是通过海水蒸发结晶而成;井盐则是从地下盐井中提取卤水,经过加工制成;岩盐是远古时期的海水或湖水干涸后形成的盐矿;湖盐则是从盐湖中获取的。
按照加工方式,食盐又能分为精制盐、日晒盐、粉碎洗涤盐、低钠盐等。精制盐经过了高度提纯,杂质较少;日晒盐利用阳光和风力自然蒸发海水或卤水制得,保留了一些天然矿物质;粉碎洗涤盐是将原盐进行粉碎和洗涤处理,进一步去除杂质;低钠盐则是在普通食盐的基础上,调整了钠的含量。
从营养成分分类,有常见的加碘盐、低钠盐等。甚至一些商家还推出了高价的“竹盐、钙盐、硒盐、风味盐、雪花盐”等特色食盐。如此繁多的盐类,着实让不少消费者感到眼花缭乱,在选购时不知如何抉择。
其实,我们在购买食盐时,无需过度纠结。像海盐、岩盐、湖盐、精制盐、日晒盐等,它们之间仅仅在口感上存在些许差异。对于不是经常品鉴不同食盐的人来说,很难尝出其中的区别。所以,我们在选购食盐时,关键是要搞清楚是买“加碘”的还是“未加碘”的。我家大侄子是医生,多亏他的提醒,我以后再也不敢随意选择这两种食盐了。
第一种:加碘食盐
加碘食盐,就是在普通食盐中添加了碘元素。那么,哪些人需要食用加碘食盐呢?在中国,部分地区的土壤中碘含量较低,例如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秦巴山区、新疆南部、东北平原、山西、宁夏等地。由于土地中碘含量少,这些地区的肉类和植物中的碘含量也相应较低。如果人体每天摄入的碘量达不到身体所需,就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比如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甲状腺功能减退(俗称甲减)。对于儿童来说,缺碘会导致发育迟缓;中老年人缺碘会使免疫力下降;女性缺碘则可能导致月经不调。所以,生活在这些地区的人群,在日常饮食中最好多食用加碘食盐。
除了吃加碘食盐,还有很多食物的碘含量也比较丰富。像海带、紫菜、裙带菜、扇贝、海鱼、螃蟹、海蜇等大海里的食物,每天换着吃,也能为身体补充碘。不过,补碘虽对身体有益,但不宜过量,否则会导致碘超标,同样不利于身体健康。
第二种:未加碘食盐
未加碘食盐是天然的食物,其中没有人工添加碘化钾(或碘酸钾)。在中国,存在一些高碘地区。根据2012年的调查,中国的高碘地区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安徽、山东和河南等9个省(区、市)的109个县(具体县大家可以网上查询,这里不详细介绍)。这些地方要么沿海,要么地下水碘含量高,使得当地很多食物都属于高碘食物。如果过量食用高碘食物,身体可能会出现“甲亢、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肿大、免疫力下降”等问题。所以,生活在这些地区的人群,最好选择未加碘的食盐。
对于这些高碘地区的人来说,除了每天食用未加碘食盐,还应多吃一些新鲜的肉、奶,这样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起到保护甲状腺的功能。此外,如果您做了甲状腺手术,也需要食用未加碘食盐,这更有利于甲状腺的恢复。
市面上除了加碘食盐和未加碘食盐,现在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食盐——低钠食盐,它适合中老年人和小孩食用。我们日常所吃的普通食盐,化学名称是氯化钠,而低钠食盐是用一部分氯化钾代替了氯化钠。这种食盐的咸味依然很足,但钠含量相对较低。每天降低钠的摄入量,不仅可以预防高血压,而且还能预防心血管疾病,所以中老年人可以经常食用低钠食盐。
本文详细介绍了市场上多种食盐的分类,重点讲解了加碘食盐、未加碘食盐的适用地区和人群,以及低钠食盐的好处。提醒人们在选购食盐时,应根据自身所在地区和身体状况,理性选择合适的食盐,以保障身体健康。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2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