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苹果: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腾飞

本文聚焦延安苹果产业,记者时隔五年再次探访,讲述了延安苹果产业从脱贫攻坚时期面临诸多问题,到在政策支持下进行品种改良、设施升级、组织创新等一系列变革,最终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还带动地域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的过程。

2019年5月,陕西省人民政府正式宣布,延安市延川、宜川两县成功退出贫困县序列。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标志着革命圣地、老区延安的所有贫困县都顺利“摘帽”,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而在延安的脱贫征程中,苹果产业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既是陕北地区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更是助力脱贫攻坚的主打产业。

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五年多前,记者曾深入延安,报道当地苹果产业的发展情况。如今,记者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探寻苹果产业在这五年间发生的巨大变化。

延安苹果: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腾飞

时间回溯到五年前的宜川县北赤村,村民们凭借种植苹果成功脱贫,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2000元。然而,脱贫只是第一步,如何让苹果树真正成为摇钱树,让苹果产业成为一个能够细水长流、持续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稳定产业,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

延安苹果: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腾飞

延安的苹果种植历史源远流长,已有80多年。尽管种植历史悠久,但在五年前,延安苹果产业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品种老化,导致苹果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市场同质化严重,使得销售难度加大;销售渠道有限,苹果难以卖出好价钱;同时,遇到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时,果农们往往难以有效应对,损失惨重。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延安的果农,在当时全国832个脱贫县也普遍存在。

延安苹果: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腾飞

为了稳固脱贫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基础,2021年,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要求各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指导地方健全产业链条,补齐要素短板,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持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这一政策的有力支持下,脱贫后的北赤村苹果产业开启了脱胎换骨的转变。

延安苹果: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腾飞

五年前,安文忠担任北赤村的村主任。当记者采访他时,驻村干部正在动员他带头铲掉老果园,种植新品种。如今,安文忠的20亩果园发生了巨大变化,老的乔化果园只剩下4亩,有16亩已经改造成密植矮化果园。新品种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二年就能挂果,第三年便进入盛果期,挂果快、产量高、价格也高。由于含糖量高,市场接受度好,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安文忠原来的20亩老果园,年产值仅14万元,而现在已经改造的16亩新果园,盛果期年产值就可以达到32万元。

延安苹果: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腾飞

围绕支持乡村帮扶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中央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2021 – 2024年累计安排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6735亿元,其中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超过60%,重点投向种养基地、加工流通、产业园区及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在这样的大力支持下,北赤村的苹果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2019年,北赤村有老品种乔化果园2002亩,到2024年,其中的1300亩已经进行了新优品种密植矮化改造。

延安苹果: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腾飞

除了品种改良,果园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极大改善。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果农靠天吃饭的难题;防雹网的搭建,有效防止了自然灾害对果园的破坏;合理的果园空间布局,使得机械化除草、施肥、防虫害成为可能。这些措施的实施,让苹果的优果率达到了85%以上。而这一切现代农业设施的实现,离不开2022年北赤村发生的一件大事。

延安苹果: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腾飞

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云岩镇党委书记杜云介绍说:“原来这个园子是一户一田一路,家家都要有生产路,原来有108块,小田并大田以后并成了24块,地界少了土地就多出来了,涨了95亩地。小田并大田以后以株代亩,土地不是按亩分,是按株分,一亩地能栽110株。如果你有一亩地就给你分110株,两亩地分220株。”

延安苹果: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腾飞

“以株代亩”的土地整理方式,打破了自然村“村界”、户与户“地界”,解决了“土地碎片化”问题,为设施农业的开展、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社会化管理的现代农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延安苹果: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腾飞

要想在市场上获得认可,就必须先努力种出优质的苹果。然而,随着农村老龄化日趋严重,在果园管理上,不少家庭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去年四月,在老书记张延刚的推动下,辛户村也迎来了一件大事。全体村民代表经过商讨,成立了村集体社会化服务组织——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

五年前,王超作为辛户村第一代新农人,接受了政府部门组织的培训。村民代表大会后,他担任了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延安苹果: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腾飞

农业产业同样需要降本增效。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在托管了村民土地后,不仅帮助村民缩减了人力成本,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延安苹果: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腾飞

在我国,苹果种植广泛分布于24个省份,很多地方都把苹果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2015年脱贫攻坚开始的时候,全国苹果产量三千八百多万吨,到2020年脱贫攻坚结束,达到了四千四百多万吨,而到去年年底,又增加了500多万吨产量,总量达到了4950万吨左右。产量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供大于求的市场风险。

延安苹果: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腾飞

五年前,辛户村苹果的产量和规模就已经在增长,村支部书记张延刚最担心的问题是本地的苹果如何去闯市场。

这几年,辛户村自己建起了两座冷库,可以满足苹果的周年供应和“全程保鲜”。村民可以根据市场价格调整销售数量,有效增加了抗风险能力。

2019年脱贫摘帽时,北赤村农民人均年收入12000元,到2024年已经达到18000元,辛户村从15000元发展到20000元。苹果产业,真正成为农民可以细水长流、持续增收的致富产业。

延安苹果: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腾飞

产业的兴旺,让村民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激发了村民们主动把产业做大做强的内生动力。五年来,村民们在建设新果园、加强基础设施方面,都加大了投入。每个农户都积极参与到这样的改造变革中,共同打造了“延安苹果”这一叫得响的品牌。

延安苹果: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腾飞

从过去“卖产品”转向今天“卖品牌”,延安苹果产业也带动了地域经济发展。智能选果、包装、冷库贮藏、冷链运输等配套产业不断完善,物流、电商、批零市场网络不断延伸。近两年,随着更新品种不断进入盛果期,延安苹果产量还在加大,不断有社会资本落地延安,通过鲜果精深加工把苹果吃干榨尽,产业链不断拉长,还带动了约18万农民再就业增收。

截至2024年底,832个脱贫县每个县都培育形成了2到3个主导产业,总产值超过1.7万亿元,产业更强了。坚持产业就业融合发展,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连续4年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就业更稳了。近四分之三的脱贫人口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收入更有保障了。

延安苹果: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腾飞

产业兴则百业兴。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产业兴旺都是关键。现在,通过“巩固一批、升级一批、盘活一批、调整一批”的差异化策略,各地正在对帮扶产业进行全面梳理和精准施策,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传统农业产业改造升级,焕发出新质生产力,推动各地农业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打好坚实的物质基础。

本文通过讲述延安苹果产业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阶段的发展历程,展现了其从面临困境到产业升级、农民增收的转变。政策支持、品种改良、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创新等多方面举措共同推动了苹果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地域经济和就业。同时,全国脱贫县产业发展也取得显著成效,凸显了产业兴旺对乡村振兴的关键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Kenned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3004.html

(0)
KennedyKennedy
上一篇 2025年3月22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