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自然博物馆科普活动升级,“自然共生”奏响生态乐章 加入“自然共生”行动,上海自然博物馆邀你探索生物多样性之美

上海自然博物馆“我的自然百宝箱”科普品牌2025年度“自然共生”系列活动的启动情况,包括活动参与方式、品牌过往成果、今年的创新项目,以及新增赤腹松鼠调查项目的原因等,还提及了活动的指导、主办及支持单位。

2025年,上海自然博物馆科普活动升级,“自然共生”奏响生态乐章 加入“自然共生”行动,上海自然博物馆邀你探索生物多样性之美

今日,上海自然博物馆“我的自然百宝箱”科普品牌正式启动2025年度主题为“自然共生”的系列精彩活动。此次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刷新“上海昆虫家谱”、标记“蝴蝶分布地图”、寻觅可爱的“赤腹松鼠”、细致记录崇明东滩湿地鸟类,以及重点关注“动物路杀”现象等多个极具意义的项目。

市民朋友们若想参与这些活动,只需通过微信搜索“听见万物”小程序,完成注册后即可自由选择想要参与的项目。值得一提的是,那些持续参与年度项目的志愿者将有机会获得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组委会认证的志愿服务时长,还有可能拿到项目组精心颁发的年度优秀公众科学家证书等荣誉。

“我的自然百宝箱”科普品牌已经走过了九个年头,在这九年的时间里,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累计吸引了超过470万人次的热情参与,成功培育出了百余名公众科学家。在2024年,通过该平台收集到的昆虫记录就超过了9000条,这一数据助力《上海昆虫名录》新增了400余个本地物种,为上海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听见万物”小程序也发展得十分出色,目前已有注册用户4万人,累计收集的数据多达2.4万余份,已然成为了长三角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关键枢纽。

那么,今年这个科普品牌又有哪些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之处呢?上海自然博物馆“我的自然百宝箱”项目负责人余一鸣介绍道,在原有的上海昆虫家谱、上海蝴蝶监测、路杀生物调查项目基础上,今年又新增了赤腹松鼠调查和崇明东滩鸟类调查两个全新项目。同时,“听见万物”小程序也进行了改版升级。在物种识别方面,它联合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接入了物种识别端口,增加了全民鉴定功能,这意味着人人都有机会成为鉴定师,大大提升了公众的科学参与感。在教育合作方面,该品牌积极推动进校园、进公园活动。另外,还计划在暑假期间开展城市昆虫挑战赛,让更多人能够近距离感受自然科学的魅力。

2025年,上海自然博物馆科普活动升级,“自然共生”奏响生态乐章 加入“自然共生”行动,上海自然博物馆邀你探索生物多样性之美

为什么要新增赤腹松鼠调查项目呢?“赤腹松鼠调查”项目专家、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教授刘群秀解释说,松鼠数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生境质量的好坏。然而,目前上海松鼠的准确数量还不明确,让市民通过随手上传相关信息的方式参与到科研中来,能够帮助研究团队更高效地收集相关数据,从而更好地了解上海的生态环境状况。

公众科学家模式在“上海昆虫家谱”项目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2024年,该项目共获得了9273条公众上传的数据,参与人群广泛,覆盖了从青少年到退休群体的各个年龄段。其中,蝴蝶是最受市民喜爱的昆虫之一。余一鸣表示:“截至目前,上海记录的蝴蝶种类已经突破了150种,而且每年都有新的品种被发现。”

此次活动得到了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的悉心指导,由上海自然博物馆主办,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组委会、上海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上海市林业总站、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上海市昆虫学会等给予特别支持,上海师范大学环境昆虫学实验室、南京大学动物行为与保护实验室、上海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大城小虫工作室等12家机构联合发起。

上海自然博物馆“我的自然百宝箱”科普品牌2025年度“自然共生”系列活动展开,介绍了活动内容、参与方式、品牌过往成果、今年创新项目及新增项目原因等信息,体现了该活动在推动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及多方合作共同促进自然科学普及的良好态势。

原创文章,作者:marjori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3005.html

(0)
marjoriemarjorie
上一篇 2025年3月22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