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药展开,详细介绍了煎药的工具、用水、一般步骤、小贴士以及特殊中药的煎煮方法和其他注意事项,旨在帮助读者掌握正确的中药煎法,充分发挥中药药效,保障身体健康。
中药,作为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瑰宝,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经验。而煎药这一环节,无疑是让这份瑰宝发挥出最大效用的关键所在。正如《本草纲目》中所记载:“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这充分说明了正确煎药的重要性。
今天,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药剂科的专家将带领大家一同揭开中药煎药的神秘面纱,学习如何煎出一碗“合格”的中药汤药,让中药更好地为我们的健康服务。
煎药工具:选对“武器”,事半功倍
在选择煎药工具时,首选砂锅和陶罐,这两种材质性质稳定,不会与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能最大程度地保证药效。其次,耐高温的玻璃器皿或不锈钢锅也是不错的选择。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忌用铁锅、铝锅等金属器皿,因为这些金属可能会与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不仅影响药效,甚至可能产生毒副作用。
煎药用水:水质影响药效
现代煎药用水以洁净为原则。过滤后的自来水即可满足煎药需求,它方便获取且经过了基本的净化处理。也可以使用纯净水,其水质纯净,不会引入杂质影响药效。而反复煮沸的水,其中的矿物质成分发生了变化,不适合用于煎药;矿泉水可能含有较多的矿物质,也不推荐使用。
一般中药煎药步骤:步步为营,才能药到病除
1. 浸泡:将中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左右,这一步至关重要。通过浸泡,药材能够充分吸水膨胀,使得细胞间隙增大,有利于有效成分在后续煎煮过程中更易溶出。
2. 头煎:先用大火将药液煮沸,然后转小火继续煎煮20 – 30分钟。在煎煮过程中,要不时搅拌,防止药材粘锅,确保煎煮均匀。
3. 过滤:将药液倒出,用纱布或滤网仔细过滤药渣,以分离出纯净的药液。
4. 二煎:把过滤后的药渣再次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冷水,再次煮沸后转小火再煎15 – 20分钟。
5. 混合:将两次煎煮得到的药液混合在一起,然后分两次温服。这样可以使药效更加均匀地发挥作用。
煎药小贴士:细节决定成败
1. 水量控制:因药而异,灵活掌握
一般来说,头煎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5 – 8倍,二煎为3 – 5倍。通常以淹没药材2 – 3厘米为宜。但不同的药材和方剂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煎煮时间:因药制宜,各得其法
煎煮时间和火候的控制对药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先用武火(大火)将药液煮沸,然后改用文火(小火)慢煎。煎煮时间均以药液煮沸后开始计算。
(1)对于一般药物,头煎20 – 30分钟,二煎15 – 20分钟。
(2)质地较轻或含芳香性成分较多的药物,如解表、芳香化湿、行气等类药物,由于其有效成分容易挥发,煎煮时间应适当缩短,头煎10 – 15分钟,二煎5 – 10分钟即可。
(3)补虚药、矿物药及根茎类等质地厚重坚实、不易挥发的药,则需要延长煎煮时间,以充分煎出有效成分。头煎30 – 40分钟,二煎20 – 30分钟。
3. 火候掌握:文武火候,把握分寸
煎药讲究“先武后文”,即先用大火将药液迅速煮沸,然后转小火再煎约20 – 30分钟,这样可以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溶出,同时避免药物过度煎煮而失效。
4. 煎药次数与取药量
一般类中药煎煮2次即可,而滋补类方剂或药物较多者可煎3次,以确保药效充分发挥。
每剂两煎的取药量,儿童为100 – 150mL,成人为400 – 600mL,这样的取药量既能保证药效,又符合不同人群的身体承受能力。
5. 特殊中药煎煮:
先煎:像龟甲、龙骨、石膏等质地坚硬的药材,应打碎后先煎20 – 30分钟,再加入其他药物。某些有毒饮片如附片、制川乌等,为了降低毒性,宜先煎30 – 60分钟。
另煎(炖):某些贵重药物,如人参、西洋参、天麻、三七等,可切成薄片,单独煎煮或隔水炖,取其药汁兑入其他药液后服用,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其药效。
后下: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如薄荷、砂仁、豆蔻等,需在其他药材煎煮完前5 – 10分钟投入同煎,以防止有效成分挥发。
泡服:如藏红花、番泻叶、胖大海等,可用开水或药液泡服,加盖闷润半小时后去渣即可服用,这种方法简单方便。
包煎:一些黏性强、粉末状及含绒毛的药材,如辛夷、菟丝子、海金沙、滑石、旋覆花等,需用纱布包好后再煎煮,包好的袋子不需要拆开,以免药渣混入药液。
烊化:胶质、黏性大且易溶的药物,如同煎时易黏锅煮焦,黏附其他药,如阿胶、龟胶、饴糖等,用时应单独加温溶化后与药液兑服,或加到煎好的药汁中溶化服用。
冲服:贵重药材或不宜煎煮的药材,如人参、三七等,可研成粉末,将其调入煎好的药汁或开水中冲服,以保证药效不被破坏。
6、其他注意事项:
(1)附子、制川乌、制草乌等先煎时间应根据其服用人群、用量、疗程等具体情况判断。煎煮时宜用冷水泡,水量要足,必须大火熬开转小火熬,保持沸腾,煮30 – 60分钟以上,中途不能断火,不可加冷水(加水必须加开水),直至口尝无麻感,以确保用药安全。
(2)服用中药期间应忌食生冷、黏腻、辛辣等食物,喝药前后1小时最好也不要喝茶、咖啡、牛奶或豆浆等饮品,以免影响药效。
(3)煎药前需仔细核对处方,确认药材种类、剂量无误。煎药过程中需常搅拌,防止药材粘锅糊化。煎药后需及时过滤药液,避免药渣吸附有效成分。
(4)煎药器具需及时清洗,避免残留药液影响下次煎煮。
中药煎煮,看似简单的操作,实则蕴含着诸多学问。只有掌握正确的煎煮方法,才能充分发挥中药的药效,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本文详细介绍了中药煎药的各个方面,包括煎药工具、用水、步骤、小贴士、特殊中药煎煮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强调了正确煎药对发挥中药药效的重要性,旨在帮助读者掌握科学的煎药方法,更好地利用中药保障身体健康。
原创文章,作者:Stev,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3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