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从化返乡创业青年吴小丽积极投身“百千万工程”,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故事。介绍了她从怀揣“返乡创业梦”,到带领乡亲种植黑花生、发展田园综合体、推动快递进村和民宿发展,还创立“三村留守儿童之家”等一系列事迹。
自广东全省积极部署实施“百千万工程”,全力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崭新局面以来,广州从化区始终以头号工程的坚定决心和力度,稳步推进“百千万工程”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地落实。
在这一进程中,众多优秀青年积极投身“百千万工程”实践,他们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不断锤炼,练就了一身“新本领”“好本事”,用智慧与担当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书写着一份份炽热的答卷。而入选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评定的“广东好人榜”榜单的从化返乡创业青年吴小丽,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大学毕业后,吴小丽毅然一头扎入田间地头。她带头成立黑花生专业合作社,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玩转短视频,传播吕田风光,吸引游人如织;还创立了“三村留守儿童之家”,让留守儿童找到了心灵的港湾。
父母曾质问她:“好不容易供你读到大学,为什么又要回到农村去?”
吴小丽是地道的广州从化姑娘,她从鳌头镇嫁到吕田镇。在外人眼中,这不过是从一个镇嫁到邻近的另一个镇,并无特别之处。但对吴小丽而言,这是一个刚从农村“考出去”的大学生又回到农村的故事。吕田地处从化最北部,过去当地人一直以务农为生。
吴小丽从小就怀揣着一个“返乡创业梦”。这个性格坚强的姑娘,一头扎进乡村,在这片土地上努力种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她回忆道:“其实,我的梦想在十七八岁时就种下了。”
还在高中时,吴小丽就已心怀创业梦想。这要从她第一次来吕田镇说起。当时,她跟着几位同学到吕田镇采风。她清晰地记得,这里民风淳朴,村庄恬静秀美,被群山环绕,天空澄澈,清新的空气伴随着泥土与果蔬的飘香。正值梨花盛开,翻过一个山头后,“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春日盛景第一次映入她的眼帘,让她惊讶得挪不开眼。那一刻,吴小丽心中就隐约埋下了一颗“乡村创业梦”的种子。她感慨道:“我可能跟别人不一样,从小就喜欢乡村生活,留恋着这片土地。”
然而,真正实现“乡村创业梦”的契机,源于一段家人反对的爱情故事。2011年,22岁的吴小丽大学毕业。当初和她一起游历吕田镇的一位高中同学,成了她的初恋男友。起初,这段恋情并未得到家里人的支持。父母得知男友家远在从化北部的吕田镇山区,家里靠种地为生,十分贫困。吴小丽回忆起第一次到男友家的情景,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房子是用土砖和泥巴盖的,家里除了一台14英寸的老电视机,没有其他电器。
吴小丽是土生土长的从化鳌头镇姑娘,从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家极少干活。得知女儿要嫁到农村,父母十分心疼,质问她:“本就农村出来,好不容易供你读到大学,为什么又要回到农村去。”但吴小丽认准一件事就不会轻易放弃,她认为选择人生伴侣,最看重的还是对方的人品。
于是,不顾父母的反对,吴小丽和男友毅然留在了吕田镇。2012年国庆,他们在镇上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从那以后,吕田镇便成了她的第二个“娘家”。
乡亲们都说:“想赚钱,找小丽种花生去!”
从化位于广州最北部,而吕田又在从化最北部,离广州市区最远。这里年轻人基本都外出工作,留下来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当地没有产业发展,主要靠种植业为生。
吴小丽回忆起当时三村落后的条件:“交通、医疗都不方便,一到晚上黑黢黢的,路灯都不亮,快递要到十几里外的镇上取。”
既然不打算留在城里,吴小丽和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商量后,决定创业。吕田镇是流溪河的源头地,拥有绿水青山,适合发展绿色农业。想到这里,吴小丽有了思路:“就搞农业种植!”
说干就干!吴小丽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打听、搜寻农产品种植项目。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电视报道黑花生品种营养价值高、市场售价25元。于是,她萌生出种黑花生的想法,并到山东的黑花生基地考察,最后带回种子在自己家里试种。
在自己家里试种两年成功后,吴小丽发动村民,承诺免费派发黑花生种子给村民试种,并签订回收合同。然而,一个城里来的女大学生要在山村种花生,乡亲们怎么也不愿意相信,一个小姑娘能带动村里发家致富?
但吴小丽没有气馁,她决定先从身边人入手,发动亲戚们开始种植。因为婆婆在村里人缘较好,她还让婆婆去说服邻近村民来种。2012年3月,吴小丽开始第一次试种,总共发动了10户人家,每户约1亩地,把种子下了地。
可现实给了她当头一棒,很长时间地面都没动静,发芽的周期过了,新芽依然屈指可数。她事后总结:“吕田镇的土质不是很好,有很多石头和黄泥。”痛定思痛,吴小丽决定从源头开始抓质量。她从外省的农科院购买种子,还去请教农业部门的专家,学习科学的播种方式。
在专家的指导下,吴小丽得知要先将种子泡水,等种子在水里发芽后再播种,成活率可达90%。于是,她重新买种子、选种子、泡种子……那时,总能看到她瘦削的身影在田间穿梭忙碌。终于,春天播下的种子在秋天收获了希望。
“普通花生七八块一斤收,种黑花生却十五块一斤,不仅高了一倍,还不用自己出种子,专业技术人员免费指导……”乡亲们互相奔走相告,“想赚钱,找小丽种花生去!”
于是,吴小丽带头成立了从化区吕田镇黑花生专业合作社,她担任社长,发动30多户村民加入合作社,并主动邀请农业专家上门指导,举办种植培训班,带动村民提高收入。之后,合作社种植的黑花生获得无公害认证,合作社也注册了“花轿子”商标,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其后这里出产的黑花生还获得“广东省一村一品”称号,很快便打开销路,知名度不断提升。
农户们开心地说:“就通过一部手机就能把农产品卖出去了。”
2016年,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以来,吴小丽便思考拓展项目,希望找到一条更适合时代、更稳定长久的发展路子,于是把目光投向了田园综合体方向。
吕田镇离惠州龙门较近,龙门有远近闻名的地派温泉,吕田镇三村是去地派温泉的必经之地。有时候,客人来三村歇脚,却找不到吃饭的地方,有人问:“小丽,为何不在三村开一家客栈呢?”于是,“小桥人家”餐厅的想法应运而生。客人来了有饭吃,要是想住一晚怎么办?随后,“小桥人家”民宿、“小桥人家”农家乐陆续开展。
2017年,吴小丽合作创办了“小桥人家乡村体验基地”。随着种植的村民越来越多,当地除了以种植黑花生为主,还逐步扩展为不同品类的瓜果蔬菜。但吕田镇山路九曲十八弯,当地生活的村民多是老幼妇女,拿一次快递来回要二三十公里,耗时费力,“快递进村难”成为村民心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于是,在2023年的广州两会上,作为人大代表的吴小丽,领衔提出了《关于打通农村寄递物流“最后一公里”的建议》。在2024年的广州两会上,吴小丽则提出了《关于加快推动广州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吕田镇不仅成功达成了“快递进村”的目标,更进一步推动了民宿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当地老百姓纷纷竖起大拇指。如今,农户种植的瓜果蔬菜能够就地销售,“通过一部手机就能把农产品卖出去了。”经过多年的耕耘,目前基地节假日日均接待游客过千人,带动了村民收入的提升。
眼下,随着短视频直播平台的发展,吴小丽看准了这一风口,决定开设自媒体账号试水,以此推广吕田。她的乡村体验基地新招了两名“90后”,年轻人网络思维活跃,为了与时俱进,她自己也时常一起加入到脚本创作中去。每天下午只要有空,她都带着一堆摄像器械出发,为了取得好的拍摄效果,爬过一个又一个的山头,分享自己在吕田镇的日常生活。
不仅如此,吴小丽还带动当地农户如何玩转短视频,通过拍摄农产品来打通销路。“我们团队都是当地的一些年轻人,有一些还是‘00后’,我们觉得要利用互联网来宣传推广我们的家乡。”借用互联网的流量,吕田的好山好水和优质农产品都收获了自己的农文旅“留量”。
目前,吴小丽有自己的自媒体账号,很大一部分客人通过线上观看了她的视频,再慕名而来。她感慨地说:“现在这个年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哩!”
吴小丽自豪地说:“现在这里还成为‘留守儿童之家’的示范点呢!”
令吴小丽觉得特别有意义的是“三村留守儿童之家”的创立。她本身是留守儿童出身,曾因自己“留守儿童”的身份而性格孤僻。她留意到,每到周五放学时,因店里面养了一些小动物,经常会引来小朋友们逗留玩耍。
据悉,三村村户籍人口有1800多人,但常住人口只有五六百人,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居多,因而村里有不少留守儿童。“我希望能提供一个地方,让孩子们有地方玩,彼此间交到朋友。”
于是,她联合从化区关工委成立三村留守儿童之家,为当地的农村孩子,免费提供阅读场所,义务辅导留守儿童功课,并组织户外拓展活动。她还不定期举办农村志愿者培训班,邀请专业老师免费为志愿者授课。“现在这里还成为‘留守儿童之家’的示范点呢!”吴小丽自豪地说道。
从化返乡创业青年吴小丽投身“百千万工程”的故事。她怀揣“返乡创业梦”,克服家人反对和创业困难,带领乡亲种植黑花生、发展田园综合体,推动快递进村和民宿发展,还利用短视频推广吕田,创立“三村留守儿童之家”。她的努力不仅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还促进了乡村的全面发展,是乡村振兴中优秀青年的典范。
原创文章,作者:Sebasti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3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