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宁夏吴忠市牛奶产业发展,阐述了当地牛奶产业的重要地位及面临的融资困境,详细介绍了吴忠市通过农业设施确权颁证、抵押融资的改革试点工作,展示了改革带来的积极成效以及对农业经营主体的帮助,还提及了未来进一步支持产业发展的规划。
宁夏,作为全国重要的黄金奶源地,被业界赞誉为“乳企的福地”。牛奶产业更是宁夏六大农业特色产业之一,在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吴忠市在宁夏的牛奶产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奶牛数量和产值在宁夏各地级市中排名第一。“吴忠牛乳”也成功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这里的奶牛养殖规模化程度颇高,具有资金密集型、资本敏感型等特征。然而,近年来,受生鲜乳价格走低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当地牛奶产业遭遇了不小的困境。为了推动牛奶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吴忠市在纾困解难、融资贷款、乳品消费、降本增效等诸多方面都付出了巨大努力。
但当市场处于低迷状态时,贷款难、续贷难等问题愈发凸显,这让众多奶牛养殖业主苦不堪言。如何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帮助经营主体解决困难,稳住畜牧业基本盘,成为当地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了将静止的“资产”转化为流动的“资金”,自2024年起,吴忠市积极主动探索,以改革为引领,重点聚焦奶牛规模养殖场,大力推动农业设施确权颁证、抵押融资工作。通过这一系列举措,逐步赋予农业设施“合法身份”。该项工作首先在吴忠市所属的青铜峡市、利通区开展试点。当地专门成立了农业设施产权确权颁证工作机构,精心制定并出台了工作推进方案,明确了主要目标、颁证范围、程序步骤以及保障措施等内容。去年6月,宁夏五里牛园牧业有限公司成功拿到了利通区首本农业设施产权证,并随后获得了宁夏银行发放的利通区第一笔农业设施抵押贷款,贷款金额高达800万元。
青铜峡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柏晓东介绍道:“建有养殖圈舍、饲草料库、管理用房、生产车间、生产设备、储藏保鲜库等标准化养殖设施的规模化养殖场,以及其他相关农业经营主体,都可以申请开展养殖设施产权登记颁证工作。”有贷款意愿的农业经营主体拿到《青铜峡市农业设施产权证》后,与农业农村部门、银行进行对接,将证书移交到吴忠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青铜峡分中心进行农村产权抵押登记,银行进行资产评估后发放贷款,农业设施产权证则交由贷款银行保管。截至目前,青铜峡市已为符合条件的21家农业企业颁发了证书,相关金融机构也已为13家农业企业发放贷款6100万元。
青铜峡牧源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平对此称赞道:“这个事情做得非常好,各方都放心,帮我们解决了实际困难。银行给我们的贷款利率比较低,额度也较大,贷款审批速度快,切切实实地缓解了资金压力。”
为了持续稳步推进改革试点工作,吴忠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畜牧干部深入牧场、乡村,进行面对面的政策宣传和点对点的流程指导。吴忠市金融监管分局、人民银行吴忠分行也全力配合支持,不断强化银企对接合作。
去年九十月份,宁夏向东牧业有限公司急需大量资金储备青贮玉米饲料。在这关键时刻,公司负责人张彦军却十分淡定。他表示:“农业设施产权证颁发得非常及时,银行在此基础上发放500万元贷款,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也让我们坚定了今后的发展信心。”
随着改革试点的不断深入,受益群体从奶牛养殖业主逐渐拓展到更多农业经营主体。吴忠市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上下联动,全程跟踪服务,主动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提供指导。同时,建立健全登记、受理、颁证、备案等各项制度,严格落实申请登记、审核审验、核准颁证、数据入库“四步法”,确保符合条件的农业设施产权“能确则确”“应颁尽颁”。
精耕细作、精准用力带来了新的突破。截至2024年底,吴忠市农业农村部门已为81家农业经营主体登记颁发了设施产权证书,已有35家农业经营主体凭借该证书获得合作银行抵押贷款4.11亿元。据了解,当地将按照“自愿申请、公开透明、严格审查、据实登记”的原则,围绕确权、赋权、活权等关键环节,常态化开展供需对接活动,让农业设施实现“价值变现”。
吴忠市政协主席、市牛奶产业链链长高建博表示,这一改革试点正视问题、精准施策,有助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接下来,将进一步支持金融机构加大银企对接合作力度,优化金融服务,持续帮助养殖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及时主动补齐牛奶产业发展短板。
宁夏吴忠市作为重要的牛奶产业基地,在面临市场低迷、融资困难等问题时,积极开展农业设施确权颁证、抵押融资的改革试点工作。通过在青铜峡市、利通区等地的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众多农业经营主体受益,解决了资金难题。未来,当地还将继续围绕关键环节推进改革,加大金融支持,补齐产业短板,推动牛奶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Kenned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3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