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孙正义主导的软银以65亿美元全现金收购AI芯片独角兽Ampere这一事件,详细介绍了Ampere背后女掌门Renee James的创业历程、公司发展情况,同时阐述了孙正义在AI领域的投资布局,还分析了当下AI行业的并购潮现象。
近日,孙正义又有了新的大动作。
本周,软银对外宣布,将以高达65亿美元(约合470亿元人民币)的全现金方式收购AI芯片独角兽企业Ampere,并且直接将整个团队收入囊中。
Ampere成立于2017年,由前英特尔女总裁Renee James一手创建。截至目前,公司已经汇聚了一支超过1000人的专业团队。此次交易完成之后,Ampere将正式成为软银人工智能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司的早期投资方凯雷和甲骨文则会双双退出。
软银如此阔绰的收购行为,其实只是孙正义豪赌AI的一个小小缩影。就在不久之前,孙正义再次公开表态:“AI竞争正变得越来越激烈,我们必须冲到前面,必须勇敢无畏,必须全押上。”
在AI这个江湖中,从来不缺少新的战事。有的企业激战正酣,大规模地进行收购;而有的企业则选择转身离场,实现落袋为安。
470亿,她把公司卖了
Ampere背后站着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掌门。
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 Renee James在硅谷长大,受工程师父亲的影响,她从小就对电脑充满了浓厚的兴趣。然而,在大学选择专业时,她却出人意料地报考了俄勒冈大学的国际商务专业,而非她热爱的理工科。
年轻时的Renee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她曾表示:“不想成为工程师,是因为不想和爸爸一样,每天和上岁数的男同事们一起工作。”在她看来,跨国公司的工作或许会更加有趣。
不过,命运似乎自有安排,兜兜转转之后,Renee还是进入了半导体行业。1988年,由于所在公司被收购,她正式加入了英特尔,这一待就是28年。
当时的英特尔凭借着“Intel Inside”的营销策略,开启了长达数十年对PC市场的统治。Renee赶上了这股东风,她先是担任公司“摇钱树”386系列芯片的产品经理,后来又成为一代传奇CEO安迪·格鲁夫的技术助理,凭借着自身的努力一路晋升。
让Renee声名大噪的是一场收购案。2010年,在她的主导下,英特尔以7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软件安全公司McAfee。这是英特尔当时十年来最大的一次收购行动,Renee也因此在业界声名鹊起,并升任英特尔总裁。
至此,她成为了英特尔的二号人物,也是公司级别最高的女性高管,被外界视为CEO的热门人选。然而,到了2016年,Renee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选择离职。官方给出的理由是她将对外谋求CEO职位。
离开英特尔之后,Renee先是加入了私募股权巨头凯雷,担任运营主管。不久之后,她便投身创业浪潮,于2017年正式成立了半导体公司Ampere。当时,全球半导体公司中只有两位知名的女性CEO,另一位是苏姿丰,她们二人交情颇深。
Ampere将目标瞄准了老东家英特尔的数据中心业务,并且采用了与英特尔传统x86架构不同的技术路线,选择基于Arm技术为数据中心设计CPU。这无疑是一场大胆的豪赌,身边认识她的人都觉得她疯了,因为芯片初创企业不仅很难拿到融资,更难以在巨头的竞争中存活下来。所幸的是,凯雷和甲骨文成为了公司的早期投资人。
2019年,Ampere宣布进行新一轮融资,软银集团旗下ARM、凯雷等投资方纷纷参与其中。到了2021年,有消息传出软银正在考虑投资Ampere,当时公司的估值为80亿美元。
从成立至今,Ampere陆续推出了128内核AmpereAltra、192内核AmpereOne等产品,其中后者号称业界最强服务器CPU,得到了甲骨文、谷歌、微软等多家云计算公司的青睐。Ampere也成为了迄今为止唯一成功跑出来的Arm芯片初创公司,公司员工规模已扩展到1000人。
对于中国市场,Ampere宣称自创立第一天起就秉持“中国第一”的理念,早早便在上海设立了办公室。根据此前官方披露的信息,其服务的客户包括腾讯云、UCloud、金山云、美团、阿里云等。
2022年,Ampere曾提交IPO申请,当时的文件显示甲骨文已对该公司投资4.26亿美元,不过IPO很快就没了下文。到了2024年,甲骨文对Ampere的直接投资已达15亿美元。
最终,这个芯片独角兽还是选择了被软银收购。
孙正义扫货
实际上,这笔交易已经酝酿了很长时间。
具体来说,软银将以65亿美元的全现金交易收购Ampere,交易预计将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收购完成后,Ampere将成为软银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仍以该公司主体进行运营。
此次交易的卖家正是Ampere的早期投资人。根据软银的声明,在收购前凯雷持有59.65%的股份,甲骨文持有32.27%,软银旗下ARM持股8.08%。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四年前高达80亿美元的估值,软银至少节省了15亿美元。这背后的原因或许与Ampere的业绩有关。
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Ampere的收入分别为1.52亿美元、0.47亿美元、0.16亿美元,呈现出每况愈下的态势。过去三年,公司累计亏损超过19.26亿美元(约合140亿元人民币)。如今,谷歌、微软等公司也陆续开始研发Arm芯片,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换句话说,孙正义等到了一个更合适的时机。
Renee表示:“怀着推动AI发展的共同愿景,很高兴加入软银集团并与其领先的技术公司合作。”她认为这对团队来说是一个极好的结果,团队将继续推进AmpereOne高性能Arm处理器及AI芯片的研发路线图。
软银集团公司董事长兼CEO孙正义则称:“人工智能的未来需要突破性的计算能力。Ampere在半导体和高性能计算方面的专业将有助于加速这一愿景,并深化我们对人工智能创新的承诺。”
其实,孙正义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达错过OpenAI早期投资的遗憾,他还曾与黄仁勋“抱头痛哭”,后悔早年清盘英伟达股票。痛失AI先机之后,孙正义正在全力押注AI领域。
2月初,OpenAI完成了一笔全球风投史上最大的融资,金额高达400亿美元(约合2900亿元人民币),由软银集团独家投资。融资完成后,软银超越微软,成为OpenAI的最大投资方。
今年初,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第二天宣布,OpenAI、软银集团和甲骨文将合资成立一家名为“星际之门”(Stargate)的新公司,计划未来四年在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
前不久,孙正义公开表示:“有人说我患上了DeepSeek焦虑症,在AI上花钱太多了。”但他认为未来十年,AI至少会影响全球GDP的5%到10%。“如果回报是每年9万亿到18万亿美元规模,为什么要省钱?竞争越来越激烈,必须冲到前面,必须勇敢,必须全押。”
AI并购潮
接受被并购的命运
被大厂收购,正逐渐成为AI创业者的一条重要出路。
本周同样出现了令人震撼的一幕,谷歌宣布将以高达320亿美元(约合2300亿元人民币)的全现金交易收购网络安全初创公司Wiz。此次斥巨资收购,谷歌的意图是抓住AI浪潮下的云安全需求。
这笔交易成为了谷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收购案。而Wiz背后的投资人都赚得盆满钵满,最早投资方Cyberstarts回报超过220倍,Sequoia Capital(红杉资本)获利约30亿美元,回报超25倍。
几乎同一时间,英伟达宣布以数亿美元收购数据公司Gretel。Gretel成立于2019年,这家公司在被收购前已获得超过6700万美元的投资,估值约3.2亿美元。完成收购后,公司约80名员工将被并入英伟达。
把视野放得更长远一些,“大鱼吃小鱼”的并购场景在AI行业中不胜枚举。xAI收购了视频生成公司Hotshot;清华姚班校友马腾宇创立的Voyage AI,成立一年多就被数据库龙头MongoDB斥巨资收购;微软将Inflection纳入旗下……
其中的逻辑并不难理解。AI时代的浪潮变化比任何时代都更加迅速和难以预测。上个月还风光无限的明星独角兽企业,下个季度就可能被黑马超越。
对于大厂而言,他们更愿意用金钱换取发展空间,通过并购来保持对前沿技术的敏感度,获取优质的技术和人才,快速弥补自身在创新方面的不足。在AI这场激烈的竞赛中,时间似乎比金钱更加宝贵。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不再执着于IPO,而是转向更加务实的生存方式。与其耗尽所有的资源和精力,不如选择拥抱巨头,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类似的情况在国内创业江湖中也屡见不鲜。AI大模型明星公司波形智能被手机厂商OPPO收购;蚂蚁集团正式完成对人工智能初创公司边塞科技的收购……一位创投大佬曾提醒,未来大部分重复创业的企业,基本没有上市的可能。
一个更加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90%的初创企业都会面临失败的结局。在合适的时机,能够卖出一个好价钱,对于创业者来说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归宿。
本文围绕软银65亿美元收购AI芯片独角兽Ampere展开,介绍了Ampere女掌门Renee James的创业经历和公司发展状况,分析了孙正义在AI领域的投资布局和动机。同时,通过列举谷歌、英伟达等公司的收购案例,揭示了当前AI行业的并购潮现象,指出对于大厂和创业者而言,并购在当下AI时代都有着各自的意义和价值。
原创文章,作者:Stev,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3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