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同城2024年业绩亮眼,应对行业变化游刃有余

本文详细介绍了顺丰同城2024年的年度业绩,包括收入、利润、客户规模等方面的增长情况,分析了业绩增长的原因,如业务结构优化、与附属公司合作加深等。还阐述了不同业务板块的收入增长表现,提及了公司在人工智能和无人配送技术上的发展。此外,探讨了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为骑手缴纳社保对公司成本的影响。

在3月28日,顺丰同城正式发布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年度业绩报告。这份报告犹如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展现出顺丰同城在过去一年里的卓越表现。2024年,顺丰同城取得了总收入157.46亿元的佳绩,与上一年相比,同比增加了27.11%。更为值得庆贺的是,公司录得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大幅增加了161.8%,并且已经连续第二年实现全年盈利。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彰显了公司强大的盈利能力,也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毛利率来看,顺丰同城呈现出连续七年上升的良好态势,在2024年攀升至6.8%。这一数据的背后,主要得益于对骑手补贴的减少以及规模效应的逐步显现。与此同时,净利率也从2023年的0.4%成功翻倍至0.8%。这一系列数据的提升,反映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在客户和骑手规模方面,截至2024年底,顺丰同城的活跃消费者规模超过了2341万人,同比增加了14.2%,这表明公司的服务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平台的年活跃骑手也进一步扩大至约100万名,同比增加了5.3%。活跃骑手数量的增加,为公司业务的拓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支持。

顺丰同城2024年业绩亮眼,应对行业变化游刃有余

电商退货带动最后一公里配送收入增长

顺丰同城能够取得如此出色的业绩,离不开多个方面的因素。首先,腰部客户的增加以及与战略客户合作的深化,带动了全年同城配送服务订单量和收入规模的增长。公司通过不断拓展客户群体,优化客户结构,为业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其次,业务结构得到了优化,优质客户对收入的贡献不断增加。这使得公司的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和稳定。再者,科技和精益管理的运用推动了运营底盘的提质增效,网络规模经济效益不断扩大,从而持续改善了毛利率及费用率,有效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顺丰同城来自顺丰控股附属公司的收入占比从去年的31.9%提升至42.8%,这进一步加强了公司与集团内部的协同效应。

顺丰同城2024年业绩亮眼,应对行业变化游刃有余

在总收入的构成中,同城配送服务的收入增长了23.5%,达到了91.21亿元,同城配送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30%。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餐饮外卖消费需求的稳定、非餐场景的增长、消费者和商户规模的扩大以及下沉市县覆盖范围的增加。财报显示,公司业务已经覆盖了全国超过2300个市县,这一广泛的覆盖范围带动了2024年县域收入同比提升121%。在场景覆盖方面,全年茶饮配送收入同比增长73%,商超便利、美妆、医药、母婴等品类也均取得了高双位数的增长。

2024年,顺丰同城来自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的收入增长了32.5%,达到了66.25亿元。其中,与快递场景的生态融合是收入增长的首要原因,派件环节提供支持的服务规模及占比不断提升。同时,公司通过重点发展电商退货物流业务,带动了退货回仓单量翻倍提升。2024年全年,顺丰同城日均揽收环节支持服务订单量突破了150万单。

此外,非主要客户的最后一公里配送客户群的合作收入也实现了翻倍提升。据统计,2024年顺丰同城承接了非主要客户在水果生鲜、企业团餐、公司礼品配送等多场景下的同城物流服务需求,所产生的合作收入同比提升了106%。

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2月,顺丰同城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依托其低成本、高性能、高开放度的三重优势,进一步在用户需求偏好分析、商户运营策略、智能客服问答、配送流程及运力调度管理等全流程实现了体验升级和效率提升。在无人配送等技术领域,2024年顺丰同城在多个城市进行了无人车配送的营运投产,围绕最后一公里业务,重点探索无人车在同城接驳和网点集散的运营模式,全国月均活跃路线上千条。这一系列的科技举措,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为骑手交社保对公司成本影响不大

根据行业机构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2024年中国即配行业订单规模达到了482.8亿单,同比增长17.6%。按照当前的发展曲线,行业有望在2030年突破千亿订单规模,未来6年将保持年均13.1%的两位数增长。行业呈现出流量多极化趋势加速、多元即时零售业态并存发展等特点。持续增加的餐饮供给、即时零售的全品类覆盖、下沉市场数字零售的高速增长,都成为了行业新增量的重要来源。近期,京东外卖的入局,也让外界对即时配送行业的关注度持续上升。

顺丰同城董事会主席兼CEO孙海金在业绩电话会上表示,尽管客观环境不断变化,但消费者对即时配送的需求有增无减。行业持续涌入更多玩家,也印证了公司之前的预判是正确的,即市场潜力巨大、渠道分散化、KA重点客户集中度变高,从业门槛也越来越高。在他看来,各大平台在自身发展中都会遇到瓶颈,需要不断拓展业务以追求增量。而那些具有良好经营能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平台更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孙海金认为,当前即时配送领域呈现出外卖增速低于即时零售增速、大城市增速低于下沉市场、大品牌增速高于中小品牌的趋势。“这个行业的高增速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主打性价比的中腰部商家,以及商超医药等新品类。虽然外卖的大盘整体增速有所下降,但外卖中KA重点客户、大餐饮品牌的增量会比较高,占比也会提升。无论商家渠道如何变化,顺丰同城都将坚定独立第三方平台的定位,做好网络、服务、场景和性价比。”

2月中旬,京东外卖上线并宣称将逐步为外卖全职骑手缴纳社保五险一金,所有成本包含个人所需缴纳部分,全部由京东承担。此后,美团、饿了么等配送平台也纷纷更新骑手保障举措。据测算,企业若承担骑手全部五险一金的费用,以一线城市为例,则每月为每名外卖骑手承担的五险一金约2000 – 3000元。南都记者此前采访多位骑手了解到,对于是否缴纳社保,他们的主要疑虑集中在影响到手工资和工作自由度。如何保障新业态灵活就业群体的权益,成为了近一段时间全社会热议的话题。

有关为骑手缴纳社保及对于公司成本的影响,顺丰同城CFO陈希文在业绩电话会上也作了回应。“顺丰同城自2016年成立以来就一直有全职骑手,且公司给他们交社保。”他坦言,“是否缴纳社保,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骑手的选择,毕竟全职和众包在职业灵活性上有所不同。稳定的运力对公司来说是稀缺资源,如果全职骑手能增长,也可以缩减骑手拉新的成本。为骑手交社保不会对公司成本构成很大影响。”

本文围绕顺丰同城2024年年度业绩展开,详细阐述了公司在收入、利润、客户与骑手规模等方面的增长情况,深入分析了业绩增长的多方面原因,包括业务结构优化、与附属公司合作加深等。同时,介绍了不同业务板块的收入增长表现,以及公司在人工智能和无人配送技术上的发展。此外,探讨了即时配送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为骑手缴纳社保对公司成本的影响。整体来看,顺丰同城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行业中展现出了较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原创文章,作者:Nel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7773.html

(0)
NelsonNelson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