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山东省的结核病防治工作,详细阐述了山东省在结核病防治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包括完善防治体系、降低发病水平、提升治疗效果以及创新防控模式等,展现了山东省在结核病防治领域取得的积极成效。
在3月24日,我们了解到山东省一直以来都把结核病防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依据“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该省不断对防治策略进行优化,持续提升防治能力,目前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积极成效。
一、医防融合,完善防治体系
山东省着力健全省、市、县三级结核病防治网络,精心打造出防、治、管“三位一体”的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全省范围内共设有156家结核病防治机构,实现了对所有县(市、区)的全覆盖。同时,省、市、县三级定点医疗机构达到125家,构建起分层分级的结核病诊疗模式。这一模式使得普通结核患者在本县就能得到诊治,耐药结核患者在本市就能完成筛查,疑难结核患者在省内也能获得有效治疗。此外,山东省还将结核病防治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月会对肺结核患者进行1次随访管理服务,并且借助电子药盒等新技术开展随访工作,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患者规范管理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二、综合施策,降低发病水平
山东省认真落实适龄儿童卡介苗免费接种服务,进一步筑牢了人群免疫屏障。同时,强化对重点人群的结核病主动筛查,不断扩大密切接触者、65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的主动筛查范围。目前,全省136个县(市、区)全部具备分子生物学诊断能力。为了推动防治关口前移、实现源头控制,山东省因地制宜设立了结核病预防性治疗门诊,对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等高风险人群开展结核感染筛查,并对潜伏感染者开展预防性治疗等干预措施。在这些措施的作用下,全省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现出下降趋势。
三、科学规范,提升治疗效果
山东省开展全程规范治疗,依托中央转移支付项目,为所有初诊结核病患者提供免费诊断,为所有确诊患者提供规定的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为耐药结核病患者提供住院及门诊随访治疗费用补助,有效减轻了患者的治疗负担。此外,该省还持续完善医保政策,将结核病纳入医保门诊慢特病管理,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分别不低于70%和60%。为了更好地治疗耐药结核病患者,山东省启动了耐药结核病集中收治项目,成立了省级耐药结核病诊疗中心,实施规范诊断、隔离治疗、及时检测、系统管理和信息转报等措施。目前,全省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率达到97%。
四、项目引领,创新防控模式
山东省积极探索实施消除结核病“四个一”防治新模式,即发现一例、报告一例、管理一例、成功治疗一例。在社区层面,推广“三筛两管一动员”核心工作措施,全面提升了防控效果。同时,深入推进“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活动”,全省志愿者达到16万多,连续10年荣获国家志愿者优秀组织奖,学生群体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保持在90%以上。
本文详细介绍了山东省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多项举措,包括完善防治体系、降低发病水平、提升治疗效果和创新防控模式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山东省在结核病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患者规范管理率高、发病率下降、治疗成功率提升以及防控模式创新等。这些成果为其他地区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Nel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4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