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北京市2025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场宣传活动展开,介绍了南水北调工程对北京水资源的重大贡献,以及活动现场的情况和参与者的感受。
据人民网北京3月24日消息(记者:欧阳易佳),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日前,一场以“推动水务高质量发展 保障首都水安全”为主题的北京市2025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场宣传活动圆满举办。在活动中,与会嘉宾纷纷谈到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意义。南水北调工程跨越了千山万水,将南方的清澈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北方。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调水行动,它更像是一条希望的纽带,滋润着无数人的生活,为北方地区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北京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一级巡视员蒋春芹详细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成果。自通水11年来,该工程累计进京水量已经突破了100亿立方米。在中心城区,用水中“南水”的占比接近80%。不仅如此,城市副中心以及大兴、昌平、房山、门头沟等新城地区也相继用上了优质的南水。这使得超过1600万的北京市民能够畅快地饮用来自南方的水。同时,在“南水”的涵养下,密云水库的蓄水量近年来呈现出稳步提升的态势;地下水位在“南水”的助力下,实现了连续9年的回升。随着水资源条件的持续改善,永定河等五大河流已经连续四年全线贯通入海,北京的水环境和水生态状况呈现出越来越好的趋势。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周汉感慨地说,一滴水看似渺小,却承载着光荣与梦想,更肩负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描绘国家水网壮美画卷的使命担当。南水北调工程作为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宛如一条生命之河,将南方的优质水源源不断地引入北方,滋润着首都大地。它极大地改善了北京的供水格局,为首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坚实的水资源支撑和水安全保障。
在活动现场,受邀的嘉宾和市民们共同参观了南水北调工程展览馆和明渠广场。他们走进水利工程,亲身感受其中的奥秘,还参与了互动游戏,全方位地感受水务的独特魅力。
北京市西城区奋斗小学学生赵瑞祺在活动后表示:“此次活动后,我将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珍惜每一滴水。同时,我要做一名节水的宣传者,与大家共同守护我们的生命之源。”
本文通过介绍北京市2025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场宣传活动,展现了南水北调工程对北京水资源改善的显著成效,包括供水格局的优化、水环境和水生态的好转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到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也激发了人们珍惜水资源、参与节水行动的意识。
原创文章,作者:Kenned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4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