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2025年发力人工智能,多领域布局打造发展高地

本文围绕河南2025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规划展开,详细阐述了以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为核心,从算力供给、数据要素、模型算法等多个方面推进人工智能建设,构建生态体系的具体工作要点。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AI)已然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驱动力量,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为了积极贯彻落实《河南省推动“人工智能 ”行动计划(2024 – 2026年)》(豫政办〔2024〕64号),河南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应用场景为导向,强化算力、数据、算法等核心资源的供给,大力推进重点行业垂直大模型的建设,积极培育和推广高价值的应用场景,全力构建人工智能生态体系,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发展的新高地,并制定了23条本年度工作要点,下面让我们来看看2025年河南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具体行动。

提升算力供给能力

1、加快推进智算中心建设。河南正全力建成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积极推进河南空港智算中心、中原算谷等智算中心的建设。同时,强化“嵩山”“中原”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的功能,不断提升一站式人工智能算力服务能力。到2025年底,全省算力规模计划突破94EFlops,目标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2、强化算力资源高效协同。提升省算力调度服务平台功能,制定算力并网、运营服务、交易结算等方面的标准。以“一核四极”为关键网络节点,加快构建全省统一的算力调度网,并积极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此外,推进与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甘肃等“东数西算”枢纽节点地区算力中心的互联互通。

夯实数据要素基础

3、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利用。聚焦医疗、教育、制造、文旅等行业需求,依托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等开展行业共性数据资源库建设,打造一批行业开放语料库和高质量数据集。实施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布局建设一批企业、行业、城市数据空间,引导企事业单位开放并汇聚高价值数据资源。制定出台加快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实施意见,建立数据分类分级开发利用制度框架,完善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机制。

4、促进数据要素高效配置。做强郑州数据交易中心,争创国家级行业数据交易场所,2025年备案数据交易规模目标达到50亿元。推动数据标注基地建设,支持7个省级数据标注基地建设城市在数据标注产业生态构建、能力提升和场景应用方面先行先试。促进数据智能标注技术应用,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数据企业。

推动模型算法创新

5、构建大模型创新发展体系。推动基础和垂直大模型融合创新,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做强基础大模型(L0),加快培育一批融合行业数据集的垂直大模型(L1),推动更多大模型完成国家网信办备案。强化对国产大模型技术底座的算力支撑和适配,开展基于国产大模型技术底座的垂直大模型应用示范。培育一批行业应用开发商和集成商,促进场景大模型(L2)落地应用。

6、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聚焦人工智能数学原理、基础架构、核心算法等前沿方向和具身智能、类脑智能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开展融合逻辑推理、知识表示与机器学习的新型学习范式研究。支持知识蒸馏、剪枝、量化等深度学习模型压缩技术研发,加速模型运行效率,降低模型训练成本。

推动重点行业应用

7、人工智能 + 医疗。推进辅助诊断、健康管理、中医药服务垂类大模型和眼科、高血压、肺癌、血液病等专科专病模型以及合理用药等医疗服务模型建设,构建高质量医疗数据集。发展智能医疗设备产业,推动智能医学研究设施建设,搭建数据采集、智能处理、智能服务平台,为健康数据、诊疗数据、组学数据的汇聚治理、流通共享提供基础设施支撑。

8、人工智能 + 教育。推进教育管理服务垂直大模型建设,构建教育领域高质量数据集,推动人工智能助学、助教、助管、助研。加强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建设以知识图谱、大模型赋能等为基础特征的智慧课程,开展组团式虚拟教研活动。

9、人工智能 + 科研。依托省内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围绕材料科学、药物研发、基因研究、合成生物等领域,打造高性能科学研究计算平台,建设材料科学、药物研发、基因研究、合成生物等垂直大模型。

10、人工智能 + 工业。聚焦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先进装备、现代医药、现代食品、现代轻纺、煤炭等8个重点行业,以及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产品服务、仓储物流、节能减排、安全生产7个关键环节,分批次推动大模型应用场景建设,构建“8×7”工业大模型矩阵,赋能制造业智改数转。

11、人工智能 + 农业。围绕育种、大田种植、规模养殖、智能农机等,建设智慧育种、智慧种植、智慧养殖等垂直大模型,打造规范化农业机械智能生产场景应用。依托省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完善标准化数据、专家资源体系。

12、人工智能 + 文旅。依托河南文旅垂直大模型,打造行程规划、客户服务、客流统筹优化、应急调度管理等场景大模型,拓展省“一机游河南”“一图览文旅”“一监管行业”平台服务功能,推动人工智能在甲骨文研究、文旅内容生产、数字文物保护与传播、文旅个性化服务等方面应用取得突破。

13、人工智能 + 城市管理。建设城市管理垂直大模型,推动社会治理、政务服务、交通出行等3大领域17个场景大模型建设,建立健全“大综合一体化”城市治理体制机制。优化提升实景三维郑州、城市级信息模型(CIM)平台等,搭建数字孪生城市底座。

14、人工智能 + 生态保护。建设生态智能监管、污染排放全空间监管、污染防治攻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丹江口水库水质安全保障等行业大模型,重点打造移动源排放深度治理、水环境监管、数字孪生丹江口水库等场景应用。

15、人工智能 + 防灾减灾。融合自然资源、交通、农业、水利、电力、新能源等重点行业数据,建设气象防灾减灾、地质灾害、防汛抗旱、防震减灾、森林防灭火等大模型,重点打造自然灾害防治、燃气安全、消防、应急管理等应用场景。

搭建共性技术平台

16、建设人工智能基础服务中台。依托省科学院、中原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豫信电科等,建设人工智能基础服务中台,配套通用模型库和开发工具、测试工具、数据处理工具等,支撑行业用户开展行业模型训练及推理、验证、算子库研发等服务,为垂直大模型建设和应用场景开发提供工程化解决方案。

17、建设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依托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等,布局建设若干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聚焦垂直行业领域和关键基础领域,推进技术攻关、场景建设,打造“人工智能 + ”行业的供需对接纽带、数据开放枢纽、场景孵化平台、生态培育中心。

18、提升创新平台服务能力。依托嵩山实验室、中原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大模型测试验证平台。围绕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建设一批人工智能领域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推进人工智能领域标准化试点工作。

构建人工智能生态体系

19、开展示范性行业应用工程。聚焦重点领域,推进医疗、育种等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形成覆盖算力、算法、数据的全栈式共同能力。征集发布一批示范效应强、应用价值高、推广潜力大的典型应用场景,加速成熟场景的规模化复制和推广。

20、加大人才引育力度。依托省人工智能创新平台、企业、高校等,引进一批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在全省本科高校开设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程,启动本科高校智慧课程建设试点工作,加快人工智能学生在线精品课程建设,加快智能科学与技术博士硕士学位点立项建设,支持基础较好的高校建设人工智能学院。支持职业学校与人工智能行业企业共建实训基地。

21、强化企业孵化培育。依托省“智慧岛”,引入专业运营团队,打造一批人工智能创新企业孵化器,孵化培育一批在人工智能细分领域深耕细作的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鼓励和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推动人工智能上下游产业链企业集聚发展。

22、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服务。依托金融会客厅、小微企业融资对接等机制,引导金融机构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特色化、专业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发挥投资基金基金作用,带动天使、创投、风投等机构加大对人工智能初创期项目和高成长性企业的支持力度。

23、加强人工智能合作交流。举办全省人工智能会议、奖赛、演演等活动,搭建产业交流合作平台,推动重大项目项目落地。推出“AI上新河南”“生活中的管家管家”等报道,深入报道我省人工智能行业应用情况。

本文全面介绍了河南2025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规划,涵盖算力提升、数据基础夯实、模型算法创新、重点行业应用、技术平台搭建和生态体系构建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河南旨在构建完善的人工智能生态体系,打造发展新高地,推动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实现产业的智能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4540.html

(0)
ZacharyZachary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