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果味电子烟正侵蚀未成年人 果味电子烟禁而不绝,未成年人成受害者

本文聚焦于果味电子烟在我国法律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的背景下,仍通过隐秘渠道流入市场并致使不少未成年人染上烟瘾的现象。深入探讨了其来源、销售方式、危害,以及相关部门的应对措施。

在我国,法律有着明确且严格的规定,明确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香烟,这里面不仅涵盖传统香烟,还包括电子烟。然而,近期却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情况,一种水果口味的电子烟,通过各种各样隐秘的渠道,轻而易举地就被未成年人购买到,不少孩子因此染上了烟瘾。

这些果味电子烟究竟从哪里来?又是怎样流入市场的呢?事实上,果味电子烟已经在高中校园里风靡开来,甚至出现了攀比现象。

前不久,北京的赵女士在高中女儿的书包中意外翻出了电子烟。经过询问才了解到,女儿从初二开始就接触果味电子烟,已经偷偷吸了四年多。赵女士的女儿表示,她的朋友中,有一半都背着家长吸果味电子烟。柠檬味、草莓味、西瓜味等各种口味她都尝试过。最多的时候,书包里藏着10多支各种水果口味的电子烟。而她最初接触电子烟,仅仅是因为好奇,“觉得好玩,味道特别香,朋友们都抽,我也好奇”。

警惕!果味电子烟正侵蚀未成年人 果味电子烟禁而不绝,未成年人成受害者

不少家长发现孩子吸果味电子烟后非常气愤,并进行了投诉。“黑猫投诉”数据显示,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10日期间,以“电子烟”为关键词的总投诉量共350件,其中提及“未成年”“孩子”的占比达16%。投诉问题排第一的是非法出售,占比高达31%。

卖家藏身短视频评论区 水果表情成购买“暗号”

在某短视频平台评论区,有大量账号在留言中发布了草莓、西瓜、鲜花等表情符号。赵女士的女儿告诉记者,这些内容看起来是正常的回复,但在吸果味电子烟的消费者眼里,这就相当于一个销售“暗号”。

警惕!果味电子烟正侵蚀未成年人 果味电子烟禁而不绝,未成年人成受害者

禁售的果味电子烟 为何市场上货源不断?

果味电子烟在国内的禁售规定已实行近三年,然而网上店铺和线下柜台依旧货源不断,它们究竟是从什么渠道流入市场的呢?深圳市烟草专卖局专卖监督管理处副处长汪震宇告诉记者,一般有两种情形:其一,产品已经出口到国外,在国外有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个人携带的形式,非法走私将其带到国内;其二,有些电子烟出口是到国外,通过虚报关这种形式导致部分产品留在了国内。

随后,根据提供的线索,深圳市烟草专卖局的执法人员对部分线下电子烟销售店进行检查,对果味电子烟进行登记,并予以暂时扣留,执法人员将对上线源头进行调查。

果味电子烟对青少年有何危害?

经过调查发现,市面上的果味电子烟,尼古丁含量大都在2%到5%之间。专家称,长时间吸食电子烟,会损伤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果味电子烟的危害不止于此。它最大的特点是口味多样,凉爽清香,很多未成年人痴迷于这种味道,根本意识不到其中的尼古丁危害,一旦成瘾,最终可能通过高尼古丁含量缓解烟瘾。

目前,市场上还出现了所谓“无尼古丁”的产品,宣称“健康无害”。这种产品外形与电子烟高度相似,商家声称这并非电子烟,但可以像吸烟一样使用,雾量大、果味足。专家认为,这些“无尼古丁”产品,就是电子烟新变种,对未成年人同样会产生心理和行为上的影响。

警惕!果味电子烟正侵蚀未成年人 果味电子烟禁而不绝,未成年人成受害者

2024年4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新型电子烟产品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当中,对不含有烟碱成分,但全部或部分雾化为气溶胶供人抽吸等使用方式与电子烟近似的草本雾化产品,将按照电子烟管理,除非产品取得了药品和医疗器械注册。

国家各项禁令相继出台,试图阻断电子烟对未成年人的侵害,但不法商家在利益面前,罔顾法律与社会责任,必须严厉打击!

本文围绕果味电子烟在法律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的情况下,仍流入市场危害未成年人的现象展开。揭示了其来源渠道、销售方式以及对未成年人的危害,同时提到国家出台相关规定应对,强调了打击不法商家的必要性,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

原创文章,作者:marjori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4745.html

(0)
marjoriemarjorie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