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自然资源部“深海一号”船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2025年完成技术升级后的首次装备试验任务展开,介绍了海试背景、后续科考任务安排等内容。
在2025年2月27日至3月25日这一时间段内,自然资源部的“深海一号”船搭载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了2025年技术升级之后的首次装备试验任务。此次海试意义非凡,它是在“蛟龙”号完成了多项关键部件的国产化升级之后实施的,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
本航次的组织工作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负责,具体实施则由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承担。经过此次技术升级,“蛟龙”号将马不停蹄地投身到多项科考任务当中。这些任务涵盖了自然资源部“全球深海典型生境计划”里西太平洋、北极、印度洋等重点海区的调查任务,以及国家基金委东北印度洋共享航次。按照计划,在2025年,“蛟龙”号的下潜次数预计将超过80次,这有望开创“蛟龙”号年度下潜数量的新纪录。科学家们对于“蛟龙”号这一“国之重器”寄予了厚望,他们将充分利用它深入到深海大洋之中,进一步深化国际海洋合作,积极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2025年完成技术升级后的首次装备试验任务,强调了此次海试的背景及成果。同时介绍了后续的多项科考任务安排和预计下潜次数,展现了“蛟龙”号在海洋科研和海洋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Nelso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5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