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苏州华之杰电讯股份有限公司即将于3月28日上会冲刺主板IPO这一事件,深入分析了其业绩依赖大客户、科创板IPO受挫、毛利率表现、实控人认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引发的市场质疑。
苏州华之杰电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华之杰”,即将在3月28日迎来上会的关键节点。该公司计划公开发行不超过2500万股股票,全力冲刺主板IPO。华之杰是一家在电动工具、消费电子等领域深耕的企业,专注于为这些领域提供智能、安全、精密的关键功能零部件。其在市场中的表现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业绩方面,更是成为了各方瞩目的焦点。
经过深入分析发现,华之杰近年来的业绩主要是依赖于其前五大客户。相关数据显示,在2022年至2024年的报告期内,这五大客户为华之杰贡献了超过60%的收入。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大客户中多数竟是华之杰的直接竞争对手。华之杰的主要产品涵盖了电动工具的智能开关、智能控制器、无刷电机及精密结构件,以及消费电子的精密结构件和开关等。而其主要客户,像百得集团、TTI集团等,都是全球电动工具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同时,和而泰、拓邦股份等同行可比公司也位列华之杰的前五大客户之中,这种情况在业界是比较罕见的。
华之杰此前在科创板IPO的道路上遭遇了挫折。由于其科创属性被监管层质疑,最终公司不得不撤回了科创板上市申请。而且在2022年,公司的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也未通过,这直接导致当年所得税率从15%增长至25%。然而,即便处于这样不利的背景下,华之杰的毛利率依然能够保持行业领先水平,这背后的原因着实令人费解。
除了业绩和毛利率方面存在的疑问,华之杰实控人的认定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公司实际控制人陆亚洲通过多家公司间接持有华之杰74.51%的股份,并且合计控制公司92%的股份。但令人疑惑的是,陆亚洲的母亲和女儿作为间接股东,却未被认定为共同实际控制人。这一情况引发了市场对于实控人认定合理性的质疑,上交所也对此提出了问询,要求华之杰说明未认定陆静宇、沈玉芹为共同实际控制人的原因及合理性。
面对诸多质疑和挑战,华之杰表示已经在招股说明书及相关问询回复中做了详细的披露。不过,对于投资者来说,要想正确理解华之杰的业绩表现、毛利率水平以及实控人认定等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性的判断。
本文围绕华之杰冲刺主板IPO展开,揭示了其业绩依赖大客户、科创板受挫、毛利率异常、实控人认定存疑等问题。尽管公司已进行披露,但投资者仍需谨慎分析判断,以更好地评估华之杰的投资价值和潜在风险。
原创文章,作者:marjori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6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