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当地时间27日将在法国举行的乌克兰和平与安全峰会展开,探讨了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国家主动加大对乌支持的原因,分析了欧洲在援乌问题上与美国做法背道而驰背后的考量以及释放的信号,还提及美欧分歧促使欧洲探索防务自主等内容。
当地时间27日,由法国总统马克龙发起的乌克兰和平与安全峰会即将在法国盛大举行。根据法国总统府给出的名单,此次峰会吸引了27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或者政府首脑参与,与此同时,欧盟与北约的领导人等也会出席。不过,令人意外的是,与会名单中并没有美国代表的身影。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国家,为何要主动牵头加大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呢?欧洲这种与美国背道而驰的做法,究竟是出于怎样的考量,又释放出了哪些信号呢?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表示,此次乌克兰和平安全峰会主要聚焦两个核心议题。其一,是如何切实解决对乌克兰的支持和援助问题。其二,则是欧洲自身的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实际上,这两个议题也是近期欧盟及欧洲范围内多次紧急峰会的主要讨论内容。目前,欧洲方面的态度依旧是继续支持,甚至还会加大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法国已经承诺追加对乌援助,而欧盟也正在商讨未来提供更多支持的相关事宜。
欧洲援乌意在提升影响力 坐上谈判桌
崔洪建教授指出,欧洲坚持加大对乌援助这一立场,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量。一方面,欧洲希望通过增强自身实力,来帮助乌克兰在美欧谈判中能够站稳脚跟,成为乌克兰坚实的后盾。在欧洲看来,只有这样做,才能够引起美国的重视,从而获得参与解决乌克兰危机进程的资格。另一方面,欧洲也试图借着乌克兰危机这一特殊时期,抓住与乌克兰相互需要的机遇,为提升自身防卫能力集聚资源,并且争取更广泛的支持。
美欧分歧驱使欧洲探索防务自主
崔洪建教授进一步分析,随着美欧关系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意识到,未来可能终将面临失去美国安全保障的局面。所以,欧洲正在努力争取时间和主动权,承担起更多自主防卫的责任。当前,美欧之间的矛盾日益公开化和激烈化,双方在诸多问题上的分歧也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在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的情况下,美国已经明确表示其战略重心将不再放在欧洲,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欧洲的危机感。面对这样的形势,欧洲在思想和观念上还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脱美”适应期,但是在政策层面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只有未雨绸缪,才能在美欧关系发生实质性变化时,具备保全自身和维护利益的能力。
本文围绕乌克兰和平与安全峰会,阐述了欧洲加大对乌支持的情况,分析了欧洲此举意在提升自身影响力、获得解决乌克兰危机参与资格以及集聚资源提升防卫能力。同时指出美欧分歧促使欧洲探索防务自主,以应对未来可能失去美国安全保障的局面。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6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