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滴水之名,守护生命与文明,一滴水的神奇之旅:从微弱到强大

本文围绕“一滴水”展开,介绍了一滴水蕴含的巨大能量,包括节约一滴水汇聚起来的水量可观,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用水场景下节水的效果,一滴水产生电能的情况,还列举了白鹤滩水电站等水利工程的作用。同时讲述了我国多地的节水成果以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意义,最后呼吁大家在“中国水周”节约用水,掌握实用节水方法。

以一滴水之名,守护生命与文明,一滴水的神奇之旅:从微弱到强大

古人云:“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又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无疑是生命的源头,更是文明得以孕育和发展的根基。那看似毫不起眼的“一滴水”,实则隐藏着不可估量的巨大能量。正所谓聚沙成塔,聚滴成河,今天,就让我们换一种独特的视角,重新认识这普普通通却又无比神奇的一滴水。

以一滴水之名,守护生命与文明,一滴水的神奇之旅:从微弱到强大

一滴水,体积大约仅有0.05毫升。可千万别小看了这小小的一滴水,它所蕴含的能量绝对会超出你的想象。

如果有100个人,每人都节约一滴水,那么就能汇聚成5毫升的水量,而这5毫升水足以泡发一颗种子,让它长出嫩绿的新芽,开启生命的奇妙旅程。

当10000个人都行动起来,每人节约一滴水,就能节约500毫升水,这可是婴幼儿一天的饮水量,能为小生命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要是每人每天都能节约一滴水,14亿人一年365天坚持下来,汇聚起来的水量将达到26000吨,这些水可以让47000人足足喝上一年,是不是非常惊人?

倘若全球80亿人都参与到节约一滴水的行动中,那就等于节约了约40万升水,这40万升水能够浇灌一亩甚至两亩小麦,为粮食生产贡献力量。

以一滴水之名,守护生命与文明,一滴水的神奇之旅:从微弱到强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水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有没有留意过自己节约用水能带来怎样的效果呢?

以刷牙为例,如果用口杯接水,大约只需0.6升水就能完成刷牙的过程。但要是不间断放水,仅仅30秒钟就约需用水6升,浪费的水量相当可观。

洗澡的时候,若采用间断放水模式,并且缩短2分钟的洗浴时间,就可以节约20升水,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以一滴水之名,守护生命与文明,一滴水的神奇之旅:从微弱到强大

用菜盆接水3至4次来洗东西,大约需要9至12升水。然而,如果采用不间断放水洗菜、洗碗的方式,5分钟就约需60升水,差距一目了然。

要是发现有滴水的水龙头,一定要及时报修。因为一个滴漏点每日可浪费30升水,“滴水”在1小时里可以集到3.6公斤水,1个月里可以集到2.6吨水,这些水量足以供给一个人的生活所需。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一滴水还能释放出多大的能量呢?

一滴100微升的水滴从15厘米的高度滴下,可产生超过140伏特电压,发电机产生的电能足以点亮100盏小LED灯,这充分展示了一滴水在发电方面的潜力。

以一滴水之名,守护生命与文明,一滴水的神奇之旅:从微弱到强大图为金沙江下游白鹤滩水电站(2021年6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当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后,长江干流上的6座巨型梯级水电站——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就像一串璀璨的明珠“连珠成串”,共同构成了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这条走廊跨越1800公里,6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7169.5万千瓦,相当于3个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它们年均生产清洁电能约3000亿千瓦时,可满足3.6亿中国人一年的用电需求。长江水依次经过这6座水电站,就相当于一滴水发了6次电,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近年来,我国多地在节水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水一直在默默地滋养着我们的美好生活。

在北京,通过有序开展管网改造,强化暗漏检测,并且引用卫星探漏新技术等一系列措施,北京中心城区的漏损率从十年前的12%下降到了目前的8.19%,累计节水2.2亿立方米,这相当于110个颐和园昆明湖的水量,节水成效显著。

以一滴水之名,守护生命与文明,一滴水的神奇之旅:从微弱到强大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敖包苏木朝伦敖包嘎查玉米单产提升项目区(无人机照片,2024年8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在内蒙古,2025年通辽市力争建设高标准农田300万亩以上,全市高效节水高标准农田建成面积将达到1000万亩以上,实现年节约地下水10亿立方米,约相当于71个西湖的水量,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安徽淮北通过加大再生水利用替代常规水源,极大地减少了地下水开采。自2014年以来,淮北全市火电企业再生水利用量达到3亿立方米,替换的常规水源足以支撑城乡居民生活三年的用水量,有效缓解了水资源压力。

以一滴水之名,守护生命与文明,一滴水的神奇之旅:从微弱到强大湖南信息学院官网图

湖南的湖南信息学院充分利用校园内的5个人工湖收集雨水,用于校园绿地灌溉,每年可实现用湖水替代自来水40万立方米,节省下来的自来水量大约相当于2000多间学生宿舍近一年的用水量,为校园节水树立了良好榜样。

有关测算结果显示,如果采取恰当措施,中国高校每年可以节约用水3.6亿立方米,大体相当于20万个游泳池的蓄水量,潜力巨大。

以一滴水之名,守护生命与文明,一滴水的神奇之旅:从微弱到强大图为京冀交界处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2024年11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水源地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标准,其中出水口水质达到Ⅰ类标准。它已累计向北方安全送水超700亿立方米,相当于1.5个三峡水库的水量,惠及沿线26座大中城市、200多个县区、1亿多人口。如今,在北京,饮用水中每10杯就有8杯是南水,地下水埋深比2015年回升11米多,密云水库蓄水量突破35亿立方米、再创历史新高,优质南水正源源不断地为首都“生津解渴”。在天津,曾经吃水是每家每户每天都要解决的“麻烦事儿”,但现在情况大为改观,市民先是告别了苦涩的饮用水,又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喝上了甘甜的长江水。

以一滴水之名,守护生命与文明,一滴水的神奇之旅:从微弱到强大2024年3月21日,河南省开封市新街口幼儿园的小朋友在画节水主题图画。新华社发(石斐摄)

数据显示,我国去年节水10.8亿立方米,相当于77个西湖的水量。近10年来,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一倍的情况下,我国用水总量实现了零增长,以全球6%的水资源保障了全球近20%的人口用水,水资源利用方式发生了深层次变革。

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节约用水,需要从每个人做起,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

学起来,一起掌握这些生活中的实用节水方法 ↓

以一滴水之名,守护生命与文明,一滴水的神奇之旅:从微弱到强大

本文详细阐述了一滴水所蕴含的巨大能量,包括其在节约汇聚、日常生活节水、发电等方面的作用,还列举了我国多地的节水成果以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意义。强调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并呼吁大家在“中国水周”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生活细节入手,共同为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贡献力量。

原创文章,作者:Stev,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6701.html

(0)
StevStev
上一篇 2025年3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