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职大与汇川技术“汇英班”: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范本

本文聚焦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与汇川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的“汇英班”模式,探讨其如何解决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难题。详细介绍了该模式的实施背景、具体培养方式以及取得的成效,展现了其在职业教育改革和产教融合方面的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问题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深职大”)与汇川技术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的“汇英班”,则为这一难题交上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这一独具特色的校企联合育人模式,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成功实现了高技能人才从校园到企业的无缝衔接,为智能制造领域源源不断地输送了一批“上岗即上手”的优秀技术能手。

深职大与汇川技术“汇英班”: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范本

瞧,汇英班的学生们正在企业导师的悉心指导下,专注地进行项目实操练习。他们认真的神情和熟练的操作,仿佛已经是企业里的骨干员工。

近年来,随着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以及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相对固定,导致毕业生在实践能力、实际操作技能以及对行业前沿技术的掌握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难以迅速、精准地满足企业的需求。面对这一现状,深职大与汇川技术凭借双方在校企合作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创新性地推出了“汇英班”模式。该模式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并让企业深度参与其中,实现了校企联合精准育人,有效地弥补了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短板,为学生的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了解,“汇英班”模式主要面向深职大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等专业的毕业班学生。首先,企业会进行宣讲,向学生介绍“汇英班”的培养模式和发展前景。然后,学生自愿报名,经过校内初选和企业面试等环节,最终组建教学班。学生在大三上学期末将接受45至60天的特训,一旦通过企业考核,大三下学期就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实习。

在特训过程中,学生们面临着丰富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他们不仅要熟练掌握PLC编程、工业机器人调试等产业前沿的核心技术,还要通过跨学科项目实践来提升综合应用能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企业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企业工程师驻校授课,将企业的实际需求和最新技术带到课堂;采用真实项目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利用数字化技术平台支撑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方式。这些举措使得课堂与岗位实现了无缝对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培养方案高度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塑造,通过工程项目管理、团队协作等专项训练,着力锻造学生“能上手、会沟通、懂责任”的复合型能力。

深职大与汇川技术“汇英班”: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范本

看,汇英班的学生们在企业导师的带领下,正认真地进行理论学习,他们全神贯注的样子,让人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企业负责人对“汇英班”的学生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些学生展现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令人惊喜。”经过系统培养的学生,不仅能够快速适应岗位需求,而且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攻坚精神更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考核的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汇川技术颁发的控制技术及工业机器人助理工程证书,还有机会直通汇川技术生态联盟企业,实现高质量就业。

截至目前,深职大与汇川技术的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连续开展了8届,为相关企业输送了约180余名精准匹配需求的自动化技术人才。这种“入学即入职、上课即上岗”的育人新模式,正逐渐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范本。校企双方通过共建课程体系、共享教学资源、共育师资队伍,真正打通了产教融合的“最后一公里”,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储备了优质的人才资源。

本文介绍了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与汇川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的“汇英班”校企联合育人模式。该模式针对传统教学弊端,通过多元化课程体系和企业深度参与精准育人。学生经过特训能掌握核心技术、提升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已开展8届,输送约180名人才,为职业教育改革和产教融合提供了新范例,储备了优质人才。

原创文章,作者:Kenned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6852.html

(0)
KennedyKennedy
上一篇 2025年3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