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3月28日晚市场监管总局针对“长和拟售巴拿马港口”一事将依法审查展开,详细阐述了自3月13日以来国务院港澳办官网转载相关报道背后所归纳出的5个重要认识。
在3月28日的晚间,一则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针对“长和拟售巴拿马港口”这一事件,市场监管总局迅速做出回应,表示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该事件进行严格审查。
谭主经过对3月13日以来国务院港澳办官网转载的一系列相关报道进行系统集纳与深入分析,从中归纳出了这些文章背后所蕴含的5个重要认识,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其一,长和的这次港口交易从商业逻辑的角度来看,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正常的商业交易往往是以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遵循市场规律为导向的,但长和的这一举措却与之相悖,这恰恰体现出了“在商不言商”的奇怪现象。
其二,港口运营绝不是普通的资产交易。港口作为国家重要的关键基础设施,其运营权的变动涉及到重大的国家利益。在当前地缘政治局势日益紧张的大背景下,轻易变卖码头运营权,就如同将一把利刃递到对手手中,会给国家的战略安全带来潜在的巨大风险。
其三,有关企业在美国的胁迫之下选择出卖港口运营权,这无疑是一种短视的行为。这种做法不仅没有从长远的战略利益和国际形势出发,反而助长了霸权主义的嚣张气焰。而霸权主义的进一步扩张,必然会为世界带来更多的矛盾和冲突,不利于全球的和平与稳定。
其四,一旦巴拿马运河被“美国化”“政治化”,美国必定会将其作为实现自身政治目的的工具,强行推行自己的政治议程。这样一来,中国在该地区的航运贸易将会受到美国的严重制约,国家的经济利益也会受到直接的影响。
其五,长和作为香港特区的企业,肩负着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大义的重要责任。在处理有可能损害国家利益的交易时,更应该从大局出发,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慎重对待每一项决策。
市场监管总局对长和拟售巴拿马港口一事将依法审查,同时归纳了相关报道背后的5个认识,强调长和港口交易不符合商业逻辑、涉及重大国家利益,企业不应在美国胁迫下短视行事,且长和作为港企应从国家利益出发慎重交易。
原创文章,作者:Zachar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7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