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涟水县一名乡村妇女李秀因与情人王军的情感纠葛,多次对王军投毒,后经检察机关侦查还原真相,最终李秀因故意杀人罪(未遂)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的案件经过。
在涟水的一个普通村落,一位看似平凡的乡村妇女,却因一段不伦且纠葛不断的情人关系,走上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投毒之路。她在归案之后,还试图通过虚假供述来混淆视听,妄图逃避法律的制裁。然而,在检察官细致入微的引导侦查和补充调查之下,投毒的次数、主观故意等关键事实被准确认定,投毒的真相也得以完整还原。近日,经江苏省涟水县检察院提起公诉,涟水县法院依法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判处李秀(化名)有期徒刑四年。
画面中呈现的是庭审现场,严肃而庄重,一场正义与罪恶的较量正在这里展开。
血液中检出鼠药成分
2024年5月21日,涟水县公安局接到了一起紧急报警。报案人焦急地称,自己的父亲王军(化名)正在淮安市医院急诊室,医院的检测结果显示,王军体内竟检出了老鼠药成分。王军在回忆近期吃过的可疑食物时,心中不禁怀疑是情人李秀下的毒手。
时间回溯到2021年底,47岁的李秀和57岁的王军在镇上热闹的集市摆摊时偶然相识。两人很快便发展成了情人关系,然而这段地下情从一开始就并不稳定。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军意外发现李秀的情人不止他一个,这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发了两人之间激烈的争吵。盛怒之下,李秀一气之下将王军“拉黑”。但王军不甘心就此放手,多次找到李秀求和。李秀提出好聚好散的想法,可王军坚决不同意,甚至对她当街辱骂并进行威胁,两人的关系变得愈发紧张。
2024年5月14日下午,王军和李秀一起逛街时,突然毫无征兆地流起了鼻血。王军以为只是普通的上火,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然而,随后的几天里,王军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相继出现了口腔出血、血尿等一系列严重症状。
2024年5月16日傍晚,王军意识到情况不妙,赶忙到当地卫生所就诊。然而,治疗并未取得明显效果,病情未见好转。5月19日,他不得不转到市里的一家医院住院治疗。医院根据王军的症状,怀疑是中毒所致,于是将王军的血样送往南京进行详细检验。检验结果令人震惊,王军的血液中竟然含有溴鼠灵成分。
王军的女儿得知这一情况后,心急如焚,赶忙询问父亲有无误食过老鼠药。在得到父亲否定的回答后,她毫不犹豫地报了警。涟水县公安局迅速对该案立案侦查。王军在回忆过程中,向侦查人员提及几天前李秀曾给他喝过一瓶有点苦味的饮料,而且喝完当晚就出现了血尿症状。2024年5月22日,李秀被警方抓获归案。起初,李秀承认了自己的投毒行为,称:“5月16日中午吃饭时,我在王军的饮料里放了5颗大概半粒米大小的老鼠药。”
投毒一次还是多次
由于该案案情重大,涟水县检察院依法介入调查。检察官在详细看完笔录后,心中不禁产生了诸多疑惑。
● 其一,如果李秀投放的是颗粒状的老鼠药,此类药物几乎不溶于水,王军在饮用时应当能够感觉到有异物存在,然而他却并未察觉到任何异样。
● 其二,王军早在2024年5月14日就已经出现了出血症状,这意味着投毒时间很可能早于李秀供述的“5月16日中午”。
为此,检察官敏锐地建议侦查人员补充侦查李秀手机中相关的电子证据。公安机关经过深入的补充侦查,有了重大发现。案发前,李秀曾在网上频繁检索杀鼠药、农药、头孢混酒是否致死以及潜伏期多久等问题,其还在2024年3月网购过一瓶水剂杀鼠药。据此,警方判断犯罪嫌疑人的投毒行为可能不止一次。
在谎言被戳破后,李秀不得不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她坦白道:“我知道你们查出来是老鼠药,我就没敢说5月16日放的其实是头孢。之前交代的颗粒状的老鼠药也是假话,是为了把几次投药混淆成一次,减轻罪责。”
原来,李秀第一次投毒时间是在2024年5月8日上午。她和王军约好一起自驾游,出发前,她心怀恶意地将网购的老鼠药和农药注入饮料中。二人碰面后,王军毫无防备地喝了李秀携带的饮料。当天下午返程后,李秀又独自购买了4瓶头孢粉,趁王军不注意,将其中2瓶头孢粉掺入家中剩下的半瓶白酒中。晚饭时,王军喝了约二两掺了头孢的白酒。
同年5月16日上午,王军约李秀到家中吃午饭。李秀将感冒药片磨成粉,和头孢粉一起包好带到王军家。到了王军家,李秀看见桌子上有瓶喝了一半的饮料,便趁王军做饭之际,将事前准备好的药粉倒进饮料瓶中。吃饭时,她还劝王军饮酒,但王军因中午有事未喝酒。离开时,李秀担心被人查到,找借口将饮料瓶带走,连同之前购买的老鼠药一并处理掉。
针对李秀的供述,检察机关引导公安机关对李秀供述中提到的与王军之间的矛盾、投放几种药品的来源、投放时间与地点等事实,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公安机关调取了相应的购买记录、行程记录等证据,并询问了有关证人。经查,李秀所述事实均有证据相互印证。2024年6月28日,涟水县检察院对李秀作出批准逮捕决定。
主观故意是伤害还是杀人
2024年8月28日,涟水县公安局将李秀涉嫌故意杀人案移送涟水县检察院审查起诉。
面对这起复杂的投毒案,检察官针对事实认定的难点,认真听取了专家意见。他们提出疑问:“犯罪嫌疑人于2024年5月8日就投了老鼠药,被害人在5月14日才出现症状,是否符合医理?”“头孢混酒的危害有多大?”
专家解答道:“溴鼠灵是一种抗凝血杀鼠剂,它使体内凝血因子耗竭之后,才会出现症状,潜伏期一般在3天到5天,甚至7天以上。广为流传的‘头孢就酒,说走就走’说法虽然过于绝对,但头孢与酒精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也就是急性乙醛中毒,也有致死案例。”专家的解答印证了李秀供述的合理性。至此,全案证据锁链环环相扣,相互印证,并排除了合理怀疑。
2024年8月30日,检察官提审时,李秀提出辩解:“我只是想给王军一个教训,让他中毒后恨我,不再纠缠我。我在网上查过老鼠药、头孢加酒会致人死亡,但少量不会致死。我如果真想毒死他,肯定会增加剂量。鉴定结论也显示,他只是轻伤。”
然而,检察官经过全面审查在案证据后认为,虽然李秀辩解没有杀人的故意,但从其各个时间段的搜索词条、连续多次的“投毒”行为以及证人证言等证据来看,李秀对王军的死亡结果具有积极追求的态度,具有杀人故意。检察官向李秀进行了详细的释法说理,李秀最终认罪认罚,并自愿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
2024年9月27日,涟水县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李秀提起公诉,并针对其因意志以外原因而未得逞,系犯罪未遂,被害人对矛盾激化引发犯罪负有一定的责任等情节,提出了减轻处罚的量刑建议。同年12月18日,该案开庭审理。
近日,涟水县法院采纳了检察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和提出的量刑建议,并依法作出上述判决。李秀未提出上诉。
本文详细讲述了李秀因与王军的情感纠葛而多次投毒的案件,检察官通过引导侦查和补充调查,准确认定事实,还原真相。最终,李秀因故意杀人罪(未遂)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这一案件警示人们,应通过合法、理性的方式解决情感纠纷,切不可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原创文章,作者:Kenned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