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流药”乱象引关注,多部门联合出击守护医保安全,“医保取现”背后:“回流药”黑色产业链大揭秘

本文围绕近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医保取现”“高价收药”等“回流药”问题展开,介绍了“回流药”对医保基金的损害,国家医保局的相关部署,以及“回流药”销售网背后的猫腻,还阐述了多地多部门针对此问题展开的调查和处理情况。

近期,“医保取现”“高价收药”等“回流药”现象浮出水面,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据央视新闻的相关报道,“回流药”这一现象给医保基金带来了巨大的损害,长期以来一直是医保部门重点打击的对象。国家医保局的有关负责人透露,国家医保局已经责令湖北省和武汉市的医保部门,联合公安、药监等多部门,迅速前往涉事的定点医药机构进行现场检查。

与此同时,国家医保局按照专项行动的部署,在湖北全省范围内开展全面检查工作。其目的在于严厉打击倒卖“回流药”、套现等骗取医保基金的违法违规行为,从根本上斩断“回流药”背后的黑色产业链条。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今年3月,国家医保局就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了利用药品追溯码打击药品领域欺诈骗保和违法违规问题的专项行动。目前,国家医保局通过大数据筛查出的线索已经陆续下发到各地。从3月到12月底,该行动将分三个阶段进行,旨在打击一批违法违规的定点医药机构、药贩子和职业骗保人,实现从源头上进行治理,确保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牢牢守住医保基金的安全底线。

“高价收药”小广告,背后暗藏猫腻

近日,媒体接到观众举报,一些医院门口张贴着“医保取现”“高价收药”的小广告。记者经过深入调查发现,收药人所说的“医保取现”,实际上是参保人用医保卡在药店购买药品后,收药人以不同折扣的价格进行回收。例如,按照6至7折提现的规则,参保人购买价值1万元左右的药品,卖给收药人后可以获得6000元至7000元不等的现金。

“回流药”乱象引关注,多部门联合出击守护医保安全,“医保取现”背后:“回流药”黑色产业链大揭秘

(报道截图,图源:央视新闻)

这些被回收的药品,经过收药人的非法转售,再次流入市场进行销售,这就是我们俗称的“回流药”。一些医疗机构在销售“回流药”时,由于担心消费者使用后出现问题,甚至会撕掉药瓶上的标签。 “医保取现”“高价收药”的小广告,揭开了一张庞大的“回流药”销售网络。在这张网络中:收药人通过张贴小广告吸引参保人前来“医保取现”,参保人虽然拿到了部分现金,但却透支了自己未来的看病钱;药店为了追求业绩,不顾国家规定,与收药人相互勾结,串通完成处方药品的售卖;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和诊所,采用“两套账”的方式,不记录药品的真实数据,以此逃避监管。

最终的结果是,国家医保基金遭到侵蚀,广大参保人的利益受到损害,患者的用药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

“回流药”乱象引关注,多部门联合出击守护医保安全,“医保取现”背后:“回流药”黑色产业链大揭秘

(报道截图,图源:央视新闻)

对“回流药”问题展开全面调查

相关报道播出后,多地多部门迅速行动,对涉“回流药”的机构展开了调查。

武汉市、新洲区立刻展开调查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两级的医保、卫健、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在报道播出后,第一时间赶赴相关涉事医药机构进行调查。

成都:涉事医院被暂停医保拨付

报道中提到,开处方的医师为外省一医疗机构的执业医师。报道播出后,四川省迅速成立了由省市区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专班,启动了对成都成华东升医院富顿互联网医院的调查工作。目前,已经对该机构及处方涉事医师进行立案调查,下一步将根据具体的调查结果,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同时,该互联网医院已经暂停所有互联网诊疗业务。在调查期间,为了防范医保基金损失的风险,依据医保服务协议,对该医院作出了暂停医保拨付的处置。

国家卫生健康委:加强对医疗机构监管

国家卫生健康委对于此类违法行为秉持“零容忍”的态度,将协同医保、药监等部门,责令武汉等地切实压实属地责任,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穿透式监管,持续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本文聚焦“回流药”问题,详细介绍了其对医保基金和群众利益的损害,以及国家医保局的专项部署和多地多部门的调查处理措施。“回流药”现象不仅侵蚀医保基金,还威胁患者用药安全,国家多部门联合出击,体现了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医保基金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决心。

原创文章,作者:marjori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7700.html

(0)
marjoriemarjorie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