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2025年南海局势动态,涉及美国新任防长赫格塞思亚太首访,对菲律宾和日本进行访问的相关情况,同时展现了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积极维护和平稳定、推动合作的立场与举措。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南海分论坛上,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陈晓东发表主旨发言。他郑重表示,中国会持续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坚定捍卫本国主权、安全利益的基础上,中国要做南海和平发展的“定海神针”,为南海的和平与稳定注入强大的信心和保障。
美防长首访亚太,菲律宾盼确认美国支持
自2022年菲律宾马科斯政府上台后,原本平静多时的南海局势再度变得复杂起来。
陈晓东指出,“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在20世纪前从未有过任何争议”。然而,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演变,南海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域外国家不断加大在南海的军事投入,频繁打出“南海牌”,妄图以此来遏制中国的发展;个别南海当事国为了坐实非法既得利益和单方面主张,甘愿充当域外势力的棋子,在海上频繁进行侵权挑衅行为。
28日至29日,美国新任防长赫格塞思开启了上任后的首次亚太地区访问之旅,首站便是菲律宾。在菲律宾期间,他将与菲总统马科斯、防长特奥多罗举行会谈,还会会见美菲军队官员。双方讨论的重点将围绕加强国防关系和地区安全展开。结束菲律宾之行后,他将前往日本继续行程。
在南海分论坛现场,中国南海研究院南海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陈相秒向记者分析,赫格塞思此次访菲主要有三个目的。其一,在南海问题上重申对菲律宾在南海安全保护的承诺,强调《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的牢固性;其二,向外界确认美国将致力于维护美菲军事同盟的稳定,在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延续拜登政府时期的相关政策;其三,商讨美国与菲律宾下一步的安全合作事宜。
27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吴谦大校在回应相关问题时明确表示,美菲军事合作不得损害其他国家的安全利益,不得破坏地区的和平稳定。他还特别提到,“纵观历史,美方在违背承诺、背弃盟友方面,保持着令人瞠目结舌的纪录”。
事实上,当前在菲律宾国内,对于美国是否会延续目前的对菲援助存在诸多怀疑之声。陈相秒认为,赫格塞思此访也有恢复菲律宾对美国受损信心的意图。而菲律宾一方面希望获得美国的外交承诺,另一方面更期待得到更多的军事援助。由于菲律宾近期政局不稳,马科斯政府也希望借助美国防长来访来稳住国内局面,尤其是军方的支持。
陈相秒直言,“菲律宾迫切希望确认美国的支持。唯有如此,他们心里才有底气。马科斯政府才能够继续跟着美国‘一条道走到黑’”。
27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南海分论坛在海南博鳌盛大举行,来自中国、印尼、柬埔寨、越南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约150名官员和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南海问题。(白波摄)
“如果换作域外大国,绝不会像中国一样克制”
结束对菲律宾的访问后,赫格塞思将前往日本参加硫磺岛战役80周年纪念仪式,期间会会晤日本领导人,并与驻日美军人员见面。双方将就要求日本增加驻日美军经费等问题进行讨论。
自1991年柬埔寨战争结束后,地缘政治博弈复杂激烈的亚太地区保持了数十年的和平稳定,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军事冲突。这种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成为了亚太各国实现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础。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在南海论坛发言时强调,亚太地区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深刻吸取欧洲发生乌克兰冲突的惨痛教训。他特别指出,“北约东扩促成了乌克兰冲突的爆发,我们要防止东南亚出现亚洲的‘北约化’”。刘振民有着丰富的外交履历,曾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和联合国副秘书长,他表示,中国和东盟国家过去30多年处理南海问题的成功经验,就是要坚持通过谈判找到双边解决之道,同时要坚决避免域外国家干扰本地区的和平稳定。
陈晓东也表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以实际行动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积极推动南海的繁荣发展,充分展现了中国的善意和包容。他感慨地说,“如果换作域外大国,面对岛礁被占、资源被盗的情况,绝不会像中国一样如此克制,南海会是什么样的局面,大家可想而知”。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郑永年也举例说明,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已经具备了充足的解决问题能力,尤其是军事能力,但一直自我克制不去使用。就拿菲律宾非法在中国仁爱礁“坐滩”的那艘军舰来说,如果换作美国或俄罗斯的处理方式,肯定早就解决了。这体现了中国文明与西方扩张性文明的不同,中国尽量避免使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
针对域外国家的干扰行为,刘振民指出,南海治理需要进一步制定规则,加快推动“南海行为准则”完成磋商。他质问道,“德国、法国、意大利跟南海有什么关系?做贸易派商船就可以了,派军舰来干什么?美国天天派军舰来南海干什么?这不是挑衅吗?各国和地区国家都要重视和维护好国际规则”。
27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陈晓东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南海分论坛并发表了主旨发言。(白波摄)
以南海务实合作项目推动共识形成
2002年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为处理南海问题确立了基本原则和共同规范。多年来,各方围绕海洋环保、海洋科研、海上航行和交通、搜救、打击跨国犯罪等领域积极开展了有效的合作。陈晓东表示,中方愿意同各方继续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同时排除干扰因素,求同存异,在已经完成案文三读的基础上,争取在2026年达成“南海行为准则”,构建更加完善的南海规则秩序。
柬埔寨环境部国务秘书莫尼纳斯提出,南海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其生态系统支撑着数百万人的生计。他认为,南海合作面临着独特的地缘政治复杂性和挑战,而生态环境合作可以为促进南海地区合作发挥积极作用。例如建立海洋保护区,推广可持续捕捞,以及防治海洋污染等举措,都有助于为子孙后代保护亚洲的蓝色心脏,促进南海地区的和平、友谊和可持续发展。
印尼前副外长、前驻美大使迪诺·帕迪·贾拉尔指出,“各国在战略信任方面现在有很大进展,特别是在高层之间有了很多信任,比如在马来西亚和中国之间,越南和中国之间。但在南海,我们必须承认信任水平不是很高”。他还提到,东盟和中国几十年来建立了非常强劲和有活力的伙伴关系,双方能够区分不同的问题,从而不对中国和东盟的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迪诺的父亲是印尼资深外交官哈希姆·贾拉尔,他曾任印尼驻加拿大、德国和联合国大使。他在20世纪90年代创办的“防止南海潜在冲突”研讨会为南海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年1月15日,哈希姆·贾拉尔以90岁高龄去世。本届南海论坛特设专门环节,向他表示深切的悼念。
迪诺子承父业,离开政界后,一直致力于推动印尼、东盟与中国的理解和交流,并在2023年获得了中国外文局发起设立的首届兰花奖“友好使者奖”。
迪诺认为,“南海要成为合作与和平之海,首先要推动‘南海行为准则’磋商,虽然目前来看,磋商很难在2026年前完成。同时,我们还要‘把鸡蛋敲开’,所有当事国应该共同开展合作,形成合作机制,以南海的务实合作项目推动形成共识”。
本文围绕2025年南海局势展开,美国新任防长赫格塞思亚太首访菲律宾和日本,引发地区局势新变化,菲律宾期望得到美国支持。而中国始终秉持和平稳定的立场,致力于推动南海合作与规则构建,积极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出大国担当。同时,各方也在为南海的和平、合作与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和努力。
原创文章,作者:Stev,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ngtongdata.com/7714.html